• 43阅读
  • 0回复

奇特的野牦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5
第3版()
专栏:自然保护区景物

奇特的野牦牛
联辉
去年金秋时节,我们到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拜访了世界上居住最高的珍兽——野牦牛。
这种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草食兽,栖于人迹罕至的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寒漠带。这里气候变化万千,空气稀薄。我们到时穿着单衣,瞬间迷雾漫漫,几米外看不见人影;倏忽又雪花飘飘,群山披上银装。有的同志高山反应严重,头晕、恶心、呕吐,穿上羽绒衣还打寒噤。如果不是向导坚持说每年秋季都有成千只野牦牛在这一带生活,谁会相信这样的环境会有大型兽类。
我们半信半疑地跟随向导进入一个海拔四千二百多米的山谷。突然,从山坳里跳出一只黑糊糊的东西,大家吓出了一身冷汗,仔细一看,啊!野牦牛。
它通身褐黑色,鼻吻部有少许白色,肩部中央隆肉突起,头上顶着一对呈内弧状的尖端向上翘起的大犄角,瞪着圆鼓鼓的大眼睛,昂首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它比祖籍在南方的水牛威武,比祖籍在北方的黄牛雄壮,确与高原磅礴气势相称,难怪远古时期,西戎羌族以牛为图腾,自诩本民族的强悍。
当我们的吉普车从后面呼啸而来时,这头野牦牛才调过头,象个穿着裙子的粗犷的黑姑娘,摇着蓬松的大尾巴,踩着舞步,一颠一颠地往山谷深处跑去。这种舞姿虽登不了大雅之堂,但还是有几分兴味。据《周礼·春官·乐师》记载,周代六小舞中有旄舞,舞者手执牦牛尾而舞,可能就是这种“舞姿”的模仿。
为什么野牦牛能在高原严寒的环境中生活?据陪同我们考察的新疆八一农学院周永恒老师介绍,野牦牛体被密致,粗厚的绒毛和修长的裙毛髓腔发达,且中空,保暖性强。皮肤松软,皮下结缔组织发达,汗腺较少,减少热量散失。再加上野牦牛肋骨狭长、开张,具有强力的呼吸型深广的胸腔,肺泡面积较大,血液中含红血球、血红素较多。所以它能生活在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的几乎终年属于冬季的高山严寒环境中。
动物的外形、内部结构,都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有一定功能的。野牦牛的嘴大而有力,除采食低矮食料,还可咬食毒蛇;它的角坚实锋锐,除对付天敌外,还是发性期雄兽争夺雌兽的武器。周老师认为,这头野牦牛,可能就是被赶出群体的“鳏夫”。
周老师说,野牦牛不仅毛、皮、肉、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是改良家牦牛、犏牛的种源。牦牛属的化石在华北、内蒙古、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等均有发现,但现在地球上只孑存这种适应高寒气候的野牦牛。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好这种珍兽,是我国人民的责任和义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