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温岭县领导干部分工包干解决信访中的“老大难”案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6
第5版()
专栏:信访工作经验

温岭县领导干部分工包干解决信访中的“老大难”案件
我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分工包干解决信访中的“老大难”案件。
长期以来,我县积有一批信访“老大难”案件。这些案件,一则因为情况复杂,二则因为有关部门互相扯皮,被搁置下来。
去年4月底,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胡耀邦同志关于一定要把信访工作这件大事办好的指示精神,把自觉地解决信访中的“老大难”案件当作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加快改革步伐的大事来抓,把十六件最棘手的信访老案分别交由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副县长以及县委常委等十位同志包干解决。
城关镇有个居民,土改时被错划成份,房产也因此被没收。近十多年来,他一直来信来访,有关部门曾多次着手处理,却都不了了之。县委书记胡岳包干承办这个“老大难”案件,终于得到了解决。
江厦乡有两个农民,1969年在围建海涂时遇难身亡。他们的家属生活十分困难。按当时的处理,当地的一家电站每年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后来,电站停发了补助费。为此,死者家属经常来信来访。县长吴志文包干承办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认真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商定由电站分别发给这两家一千三百元和一千五百元的补助,一次性作了彻底了结。
县领导对近几年出现的信访案件,也用包干形式解决,不使拖成“老大难”。县变速器厂有个工人,1977年因搞雕刻琴板副业,被扣上“办地下工厂”的帽子,罚款一千多元。他一直不服。1981年以来,逢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几乎都要来访。县信访部门想解决,但因难度大而无能为力。此案由副县长陈夏冬包干承办。老陈深入基层,一边向基层领导反复宣传政策,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边和他们一起分析案情,仅用半月左右的时间,就妥善解决了问题。
泽国镇有个居民,老家有房产却说无房,又向有关部门要房。要房后,在旧屋翻新时,他又把门口的石级筑到街道上。附近群众纷纷来信来访表示不满,强烈要求解决。镇里和县有关部门作过调解,但没有效果。副县长樊友来包干承办这个案子后,去镇里召开居民座谈会,同时派人到这个居民的原籍作调查,搞清了事实真相。随后,樊友来又找这个居民谈话,做思想工作,终于使他同意折价归还虚报分得的房子,并拆去筑在街道上的石级。
县领导干部动手解决信访中的“老大难”案件,好处很多。主要是:加强了调查研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改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还能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民情,积极为民办事,密切了党群关系。县委书记胡岳说:以前办信访,大多阅、批、转,空对空,问题解决不了,群众有意见,我们心里也不踏实;包案办信访,包一个解决一个,群众满意,我们心里实在。由于领导做表率,上行下效,全县各级主要领导同志纷纷动手包干解决信访积案。到目前为止,全县六十六件信访积案,已经结案四十八件。对此,群众赞扬说,“老大难”、“老大难”,领导动手解决就不难。
浙江温岭县 林良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