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扩大绿化视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7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扩大绿化视野
之叶
不少人一谈绿化,就只想到种树,似乎种树就是绿化的全部内容。其实,种树只是绿化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要绿化祖国,就必须乔、灌、草、花一起抓。
我国现有荒山荒滩四十亿亩左右,占全部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还多。绿化这些荒山荒滩,仅靠种树是办不到的。这个道理显而易见,用不着多说。有些地方有人把草视为与树为敌的害物。例如,果树底下一定要铲草,据说一是除害,二是化作肥料。实际上不一定科学。因为一般草根不过几寸长,而果树根几尺长,两不相干,而且,果树底下的草一铲光,土壤水分蒸发更快,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果树下面种草,或间栽药材,效益更大。
为了实现绿化祖国的目标,就要扩大绿化视野,乔、灌、草、花同时搞。尤其是大面积的荒坡荒滩,一下难以种树,应该先种草固坡安土,防止水土继续流失。牧区要继续退耕还草,不是牧区但暂时种不上树的,也应先种草。种草,既可以作为有些地方的长远之计,列入绿化的“正册”,也可以作为某些地方的权宜之计和应急措施,使荒坡不再裸身露体,使土地得以休养生息。
由于种草的经济效益比种树来得快,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比如南方的茅草,生命力很强,但过去一直把它当作害草,实际上它生长周期短,可以用来造纸,作为商品草,群众是很愿意种的。北方的太行山,种树短期内难有收入,不妨让群众先种草再种树。河南有一个地方,过去搞以粮为纲,群众总是吃不饱;后来转向种树,效果也不好,最后,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地适宜种草,一搞果然成功。这说明,在应该种草的地方种草,既能满足农民致富愿望,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