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深山女医生——记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万淑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7
第3版()
专栏:

深山女医生
——记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万淑娟
本报记者 赵相如 本报通讯员 石晓文
修水,这是江西最大的一个县呐!方圆四千五百多公里,几乎都是起伏不平的山丘,山连峰、丘套岭。山上长满了茂竹、青樟和芭茅草,十步路外视线就被树草遮住,靠手电筒照亮。几十里路上常常没有一点人烟。一个女同志,走进崇山峻岭之中,那是要有一点“豁出来”的胆量的。她,一个女医师,此刻背了红药箱,急匆匆行进在去横山的小道上。这段路有四十里长。从小生长在南昌市郊,二十八年前,她才十八岁时在九江市的医士学校毕业。分她进这大山区,她二话不说,翻山越岭前来报了到。一干就是三年,没有回老家去探探父母。“病人那么多,医护人员这么少,我走了,病人怎么办?”她这样自问之后,主动放弃了探亲假。不知不觉在这大山里爬了十年。全县五十多个乡(公社)、几百个村子就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走山间小道,不知什么时候会撞到豺、蛇和华南虎,她手里唯一的武器是电筒。现在,在去横山的路上,她拍拍电筒,怎么不亮了?摸了黑继续向前走!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半夜两点了。真累,真困哪!可是,病妇在难产,得坚持,坚持!“啊唷!”左腿怎么这样疼!她轻轻按摩着腿骨,然后忍着痛慢慢地一步又一步向前挪去,头上直冒汗。一直到凌晨四点,才看到前边茅草坑里亮着微黄的油灯。
她顾不得全身散了架似的疲劳,左腿刺心般疼痛,迎着病人家属激动的泪光,迅速给病妇作检查。“糟了!难产度大,不开刀孩子无法生下来!可是,没有必需的手术器械。”她忘了自己的一切,对病人家属说:“抬病人到医疗队去!”
“万医师,你已经走了这么多路……”
“快,赶快——”万淑娟似乎突然来了力气,左腿也不疼了,几乎在下命令。
她又和病人家属赶了四十里山路,才到医疗队。不知道饥饿了,对疲劳也麻木了,立即给产妇动手术。等到孩子呱呱坠地,母女平安时,已是次日下午三点了。万淑娟这时才觉得全身酥软,一头躺了下去……
谁知道就是这一次出诊扭伤的腿,疼痛加剧了。她敏感地发觉异样,一拍片检查,是破骨细胞瘤恶变,股骨下段骨质破坏严重。晴天一声霹雳,她的心一下子冷了半截。
“快去治吧!”爱人劝她。
“可不能再耽误了!”同行们警告她。
她点点头,说:“我要去治。不过,我得把预约的病妇手术做完。”她忍着剧痛上手术台,给几个病妇做手术,豆大的汗珠往下落,实在支持不住,就稍稍靠一靠手术台,换口气继续干。
她去武汉住院。医生告诉她:“要动手术。有两个方案,一是高位截肢,一是髋关节离断。”
“啊唷!不管取那一种,我不就成了终身残疾了吗!那我怎么还能在山区为人民看病呢!”
“是啊,你还年轻……可惜,发现晚了。”
“医生,请你们一定保留我这腿,再想想办法吧!”
有高度责任感的医生,被万淑娟诚挚地为山区人民献身的精神所打动。她们反复查找资料,反复检查,各方共同会诊,最后采取挖除肿瘤、移植骨质填塞在左腿内的办法,四处开刀,进行植骨。手术整整做了十三个小时,终于保住了她的腿。她切身感受到:“高尚的医德和精湛医术应该是我的好榜样!”她拖着用石膏固定了的腿出了院,不能干重活,就帮助护理室做棉签,空下来发奋读妇科方面的专著。她想:“妇女疾病缠身,有苦难言。特别是在山区,妇女有了病,少医少药,轻病拖成了重病。我要用过硬的医术给她们解除痛苦,就象武汉医生为我解除病痛那样!”
“万医师,救救我吧!”一个才二十六岁的妇女叫车文英的,见到万淑娟就诉说:自己得了尿瘘病,去做了二次修补手术,都不见效,丈夫离了婚。尿瘘病是一种整天滴尿、长年裤湿的毛病,主要是因为山里缺医,接生婆在接生时,把膀胱或输尿管抓破而造成的。治疗这种病,只能进行手术修补,难度大,要求高。万淑娟听完车文英的诉说,又难过又激动。她努力克服自己的冲动,先检查车文英的病况,原来是左侧输尿管阴道瘘,这手术比一般尿瘘更复杂。有同志建议让她转院。万淑娟见车文英无亲无故,到外地治疗困难太大,就大胆提议:“我们来治好她!”万淑娟反复研究有关资料,向老同志请教,终于做成了手术,术后病人的护理及吃用全由她和别的护理员包了下来。不久,车文英重新建立了家庭,生活得很幸福。从1976年起到如今,万淑娟先后使九十六位因尿瘘病而痛苦了多年的妇女重新有了生气,组织了家庭。
子宫脱垂给妇女带来的痛苦也是难以形容的,有的连凳子也不能坐。有个妇女实在忍不住了,自己用刀子去剪割脱垂的子宫。可见病人求治的心情何等迫切!万淑娟在山区,先后治疗二百多例,全部治愈,并且培训本地乡村医生,使她们掌握这门技术,可以随时为病痛的姐妹解忧。
计划生育在农村是不易开展的,特别是输卵管结扎。不少妇女担心扎坏了就苦半辈子。但是,在修水和永修两个县,只要听到万淑娟来了,妇女接受结扎的就没顾虑了。万淑娟共结扎了一万四千九百多例,没有一例差错事故。她还培训了九十九个同行,使她们成了当地的结扎能手。“计划生育的开展,本来就在农村有阻力;如果群众一旦相信了我们,要我们动手术,我想,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小手术当大手术干,把第一万例当第一例那么精心,例例做到稳、准、轻、好,那么,就不光是个技术问题,也是对于基本国策的推行尽了一份力量!”万淑娟经常这样对同行们说。由于她妇科治疗的技术精湛,已被晋升为妇产科主治医师。
从医二十八年来,万淑娟敢于“碰硬”。子宫颈癌手术,她也敢做,经过她手术的二十五例子宫全切除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她还巧妙地用简易方法治愈了三百多例山区的大脖子病。
如今已有八年党龄的万淑娟,半年前,已被任命到另一个山区县永修县担任卫生局局长,但她一身二任,继续在当一名山区的妇科医生。近年来,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和省劳动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