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十七个姑娘自费办学 李集乡数百青壮年摘掉文盲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1
第3版()
专栏:

十七个姑娘自费办学
李集乡数百青壮年摘掉文盲帽
本报讯 记者李杰、通讯员王友明报道:河南省夏邑县李集乡十七个姑娘自费办夜校的事迹,在豫东大地被广为传颂。1981年以来,这些不满二十岁的姑娘,在困难的条件下自费办学,先后使五百六十多名目不识丁的青壮年摘掉了文盲帽,三十二名学员成了科学种田能手。
十七岁的朱秀玲是省人大代表。她高中毕业后,看到乡亲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农民因缺少文化,致富无门路,心里很着急。秀玲决定办夜校帮助他们学习文化。消息传出,有的人就嘀咕:“咱村老少几百口,教书出个毛丫头,老汉活到九十三,没见点灯上学能成仙。”朱秀玲有理想,有志气。她不顾闲言碎语,决心把夜校办出个名堂。为了动员全村文盲入学,她跑酸了双腿,宣传学文化的好处,同时动员自己的父母、兄嫂和村干部一起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使全村文盲都走进了夜校。
夜校开学后,有的学员家庭经济有困难,她就为学员们买学习用品,三年时间花费了近五百元,学员们深受感动,没有一个中途退学。正当她全力以赴办夜校时,大伯来信说,在武汉某钟表厂为她找到了工作。朱秀玲毅然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心甘情愿地为家乡人民培育人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秀玲以坚强的毅力,四年如一日坚持办夜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村八十七名青年相继摘掉了文盲帽子,在全县第一个达到了“无盲村”标准。她被共青团河南省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
朱秀玲自费办夜校的事迹在李集乡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回乡青年以朱秀玲为榜样,先后办起了夜校。在短短的时间里,又有十六名姑娘活跃在“扫盲”的夜校舞台上。
十七名姑娘分布在全乡十个村,她们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决心:“不扫除本村的文盲决不嫁人”。为了办好夜校,阎冬梅拿出自己做嫁妆的木材为夜校做了板凳,腾出自家的房子作教室,段秀玲多次推迟婚期,下决心使本村达到“无盲村”再结婚。尹素芝是个乡村医生,热心办夜校,与嫂嫂共同办起了姑嫂夜校班。她外出为人治病,让嫂嫂代课。为减轻学员经济负担,三年多时间,十七位姑娘为学员买学习用品花去一千九百多元。
四年多来,李集乡十七个姑娘自费办夜校培养人才,用辛勤的汗水,使缺少文化的青年农民走进了知识的大门。现在,李集乡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全乡已有十二个扫盲班转为成人教育班,开设了科普教育和裁剪缝纫技术班。四个孩子的妈妈李秀英,摘掉文盲帽后,钻研植棉技术,去年种的四亩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九十五斤。全乡商品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专业户由1981年的十几户发展到一百八十多户。粮食亩产由五百一十斤增加到八百多斤,皮棉由六十七斤上升到一百三十多斤。看到这些变化,农民们赞扬说:“李集乡村变化大,全靠姑娘送文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