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日本企业的更名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2
第6版()
专栏:

日本企业的更名热
陈重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结构的改变,日本企业界掀起了更名热。据统计,从1982年6月到1984年10月,日本大企业中已有四十三家更改厂名。其中包括日本著名家用电器厂家之一的东京芝浦电气,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厂家——丰田汽车工业,在海外享有盛誉的TDK东京电气化学工业等等。在日本,一个企业更名,需要交付重新改写债券的手续费,需要向报纸做变更通知,同时还要做新的广告。这些活动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那末,日本企业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本钱去变更厂名呢?
日本一个企业每走一步,不但要应付国外同行业的竞争,而且也要考虑国内企业的竞争。一位日本有名的企业家在一本书中这样写道:“竞争,竞争,我早晨起来想的是竞争,中午吃饭想的是竞争,晚上作梦还是竞争”。竞争使日本企业家坐卧不宁,但这种危机感也促使企业全力拚搏。八十年代的竞争,不光是产品进入市场的竞争,也是技术进入市场的竞争。也就是说,单一经营或少品种经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变化和多样需求。这样,在原来生产主要产品的基础上,以多种产品应付市场并开拓新市场,即开展多角经营,就成了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的主要战略。适应这种需要,日本企业认为在自己的名簿上也同样要有所体现。这就是日本企业更名的原因之一。
新技术的采用,也是企业更名的一个原因。辰己仓库会社,原来只经营仓库的保管和货物支付及不动产,最近决定建立情报信息技术体制。这样“仓库”二字不但不能体现这种采用新技术的决策,而且还有被埋没之嫌。因此,去年公司决定把辰己仓库改名为山种产业(辰己仓库属于山种证券集团)。其它诸如,有信精器工业因采用电子设备而去掉“精器工业”更名为“有信”,丸菱理化装置研究所因进行了新的多项研究开发而更名为丸菱生物酶。
一般的讲,竞争力的强弱是通过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来体现的。市场占有集中到一点是消费者的占有。所以,煞费苦心地研究如何经常给消费者以新的印象,也就成了更名企业在市场战略中的共同目的之一。驰名世界的麒麟啤酒,过去叫麒麟麦酒,这次又有新花样。他们不仅决定用日语的平假名更换商标,还绞尽脑汁,在新商标以及广告、照片上,都印入“为二十一世纪干杯”的字样。这样做的目的,用厂家的话来说就是要“给消费者以更新的印象”。
这次更名热的一个特点,就是企业的称号进一步向简单、明了、易记的方向发展。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在不脱离原名的情况下简化厂名。如丰田汽车工业更名为丰田汽车(1982年),东京电气化学工业更名为T DK,西友百货店更名为西友(1983年),东京芝浦电气更名为东芝(1984年)等等。这种做法既不脱离原来的厂名,又利用了厂家某种产品的知名度。比如T DK,过去只是东京电气化学工业生产的磁带名,这次则以它作为整个厂名。二,尽量脱离汉字、采用日语中的平假名或罗马字母。过去日本的厂名多用汉字,但汉字笔画多且日本使用繁体字,因此除对亚洲少数使用汉字的国家有利外,它的写、念、记,对欧美等大多数国家确实麻烦,给做生意带来困难。所以,在近两年更名的四十三个大企业中,有三十二个把写有汉字的厂名改为少有汉字或干脆用容易被更多的人记和写的罗马字母或日语的平假名形式。
八十年代以后,日本众多大企业的更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一些评论认为,如此多的大企业在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纷纷更名,体现了日本企业经营的灵活性。这话不无道理。现在,经营多角化、尖端技术的采用,正在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企业再沿袭过去的经营方式,已不能维持原来的优势。从最近日本企业的更名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日本企业对形势变化的不安感和提高企业自身适应性的紧迫感,预感到新的技术革命给首当其冲的日本产业界带来的重大影响。(附图片)
日本东京筑地中央市场蔬菜零售部的各种蔬菜都标明价钱及产地。新华社记者 苗勃生摄
方便顾客的市场
这是东京经营水产的商社,水产品从产地打捞后直运这里,及时上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