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武汉大学的教学改革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3
第5版()
专栏:

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武汉大学的教学改革之一
毕全忠 杨建武 闻勉 陈志鸿
武汉大学从1978年实行学分制后,学生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学得活了:到目前为止,本科生在校期间共在全国近五十种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了两千多篇论文和其他作品,编著出版了十四部书;好些学生参加过全国性学术会议并提交了论文,不少学生得过湖北省和全国性的科研成果奖或创作奖;本科生毕业时考取国内及出国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1983年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25%。
学生学得活不活,是同学校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刘道玉校长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当是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人才。‘又红又专’,我们已提了二十多年了,可是,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红与专简单化为‘一听话,二高分’,这就是‘好学生’。从这种人才观出发,制定、产生了一整套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规章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分数高,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创造性,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不能适应新的世界性技术革命的形势。”
武大的教学改革,正是从改变传统的人才观、革除上述弊端开始的。1978年秋,武大实行学分制,接着又实行导师制等等,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能力的培养。那时,武大的口号是培养“智能型”人才。党的十二大提出开创新局面,提倡开拓、创新精神,武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张。
什么是“创造型”人才?刘道玉校长说:“创造型人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当具备这些基本素质:一是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对事业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献身精神;二是基础知识厚实,专业面广,兴趣广泛,具有开创能力。这两方面既是专的要求,也是红的要求。”
红与专的内容在新形势下的具体化,便引起其他一系列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听话,高分,加上老实、守规矩、勤勤恳恳、“老黄牛”精神等等,被普遍认为是好学生的基本特点,是“红”的表现。当然,这些好品质仍然是要提倡的。但是,按照“创造型”人才观来看,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和开创能力,即使具备上述好品质,也不能算优秀学生,不能算又红又专。在今天的武汉大学,这样的学生还不少见,可是,他们不可能被选拔为“尖子”学生或三好学生。其次,创新,就意味着冲破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例如,刚进大学的学生,就写小说或论文,按照传统的观念,就要被看作“好高骛远”,“狂妄”。武大中文系80级学生俞杉就是这样的“狂妄者”。她进校不久就开始创作小说《女大学生宿舍》,后来又改编成电影剧本,并被搬上了银幕,还创作了其他几篇小说。这些作品也不能说是很成熟的。但是武大认为她具有开创能力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是个“创造型”人才,学校多次表扬她。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同样的缺点在他们身上往往比在其他人身上更显眼。中文系80级另一名学生就是这样,他的缺点不少,如不爱上课,有时睡懒觉,等等。然而他在文学创作上却很有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在校期间就发表了中篇小说和几篇短篇小说。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学生?武大领导认为,他是个“创造型”人才。当然,他的缺点仍还是缺点,要帮助改正。然而,不能因为有这些缺点就否定他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那名学生毕业时,学校把他作为优秀人才推荐给武汉市文联,被选定为《少年文学报》的业务负责人。按时上课,不缺课,这是学生起码的规矩。可是,武大有不少学生常常缺课。对这种现象要加以分析。有的确属纪律松弛,生活散漫;有的则是因为那些课吸引不了学生。经济管理系81级学生王慧农两年来有五分之二的课不上,去自学、写论文。他已发表了四篇论文,其中一篇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乙等奖。学校认为他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选拔他为“尖子”学生加以重点培养。有两位校学生会副主席,一位是外语系学生,连本专业的课都很少去上,但他自学能力强,知识面广,他自学和选修了其他系的好些课程,成绩优良,学校认为他是“创造型”人才,连续三年评他为三好学生,并推荐他做研究生;另一位是数学系学生,到了二年级以后,他两年内基本不上课,按“常规”,就得勒令他退学了。然而他自学能力、工作能力、学习成绩都很出色,学校认为他是又红又专的学生。这样做,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
个人的志趣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个人的志趣。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考入的专业与他的志趣大相径庭的现象比较普遍,兴趣转移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长期以来,学生转系、转专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武汉大学从前年起,允许有突出才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转系,允许学生自由听其他系、专业的课。两年来已有近五十名学生转了系或专业。到外系听课的就更多得难以统计了。当然,尊重个人志趣,也包括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志趣,并非都转系不可。经济管理系82级学生沈晓冰,原是81级的学生,入学后一心想学文学,对经济管理一点没兴趣,想转到中文系。中文系认为他在文学方面没有突出才能,不接受。他只得仍在经济管理系,但他不去听课,结果考试主课不及格,留了级。后来系里引导他培养对专业的兴趣,让他参加武汉市企业行业管理调查。一接触社会实际,他的兴趣来了,教师发现他在调查和写作上有突出的创新精神和才能,把他作为尖子学生培养。现在他担任了武大学生经济管理学会会长。
刘道玉校长对记者说:“一提起‘创造型’人才,似乎很神秘。其实,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创新的因素,问题是如何发现、引发、培养。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否则对创新精神就会视而不见,甚至看作异端。”如:哲学系有个学生叫周中华,在哲学理论方面并未表现出什么突出才能,然而他喜欢画漫画,在校期间就在十多种报刊上发表了好几十幅作品,评论家认为他的漫画富有哲理。如果眼界狭窄,就会认为他是歪门邪道,不是人才。如果思想解放一点,就会看到武大为社会培养了一个人才,而且是“创造型”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