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怕就怕鸦雀无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4
第5版()
专栏:

怕就怕鸦雀无声
穆福田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是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好呢,还是阻塞言路、鸦雀无声好呢?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得很明确:“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邓小平文选》134页)这个论断,不仅蕴含了我们党六十余年甘苦备尝的哲理,而且凝聚了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数千年盛衰治乱的经验呵!
翻开史籍,早自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政治家们就着手探索这个问题了。周王朝的大臣召公提出过这样的观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稍后的郑国名相子产也作如是观。他说:毁乡校以阻塞言路“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他们以治水之理喻治国之道,说的都是要让人讲话、不要搞得鸦雀无声的道理。后来,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称道子产“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的政绩,并联系唐代中期言路阻塞的现状,不无感慨地发了一通“谁其嗣之,我思古人”的牢骚。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自遵义会议后,经延安整风,七大,到八大前后这么一个长时期内,民主生活比较健全,全党乃至全国各界畅所欲言,党的领袖们从中汲取了无穷智慧,提出了大量英明决策,避免了不少可能的失误。革命和建设的长足进步,至今令人“心向往之”。然而后来,党却陷进了“文化大革命”的泥沼。人们尽可以找出许多理由来分析这场悲剧的起因,但谁也无法否认,党的主要领导违背了自己曾长期倡导并坚持得卓有成效的群众路线,听不进群众的声音,是酿成这场动乱的一个祸根。正直之士披肝沥胆的忠谏,民族精英横遭凌辱的呻吟,人民群众发自肺腑的呼声,统统听不进去,只是执拗地认为,“天下大乱”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明朝政治家王鏊有言:“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读斯言也,令人真有切肤之感。
中国历史上不乏钳制人口酿成惨祸的事例。周厉王姬胡派巫神当特务监视国人,发现议论国事者“则杀之”,于是“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自以为得计,结果不出三年,“国人”起义的风暴就把他抛到荒山里去了。步他的后尘,秦始皇焚书坑儒,隋炀帝拒谏嗜杀,明清迭起“文字狱”,蒋介石搞特务统治,都曾把偌大神州搞得噤若寒蝉。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出现过林彪、江青集团十年肆虐所造成的大沉默。但是,从来的鸦雀无声都不是真正的无声。江青一伙霸道得够可以了,可人们还是以各种形式揭露和指斥他们的邪恶,1976年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实质上宣告了他们的灭亡。抚今追昔,再来研读邓小平同志“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的教诲,更加感到这是一个足以雄视千古的真理。
中国历史还有它的另一面,这就是不少政治家通过开拓言路打开了治世的大门。上文提及的郑子产,以国人议政为师,“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结果把个小国寡民的郑国治理得井然有序,硬是在强国争霸的缝隙中觅得了一席之地。唐太宗李世民是个颇具“民主”风范的帝王。他吸取了“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主动求谏。下面呈上的意见书,他“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有个书生,无端攻击了他一通。文武齐声曰“杀”。他却批示道:“其言若是,是其忠也;其言若非,是其狂也。忠不可仇,狂不足较。……赦之不问可也。”君王豁达若此,朝廷上下,谏臣如云,奏章如雨,“贞观之治”由是而兴。历史的结论就是这样判然分明:鸦雀无声是乱世的先兆,言路畅通是治世的序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