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访日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4
第6版()
专栏:

访日散记
王金林
二、“西阵织”兴而不衰
西阵,位于京都市的西北部。这里聚集着一千四百余家织屋。自公元八世纪末叶京都建都起,这里便成为日本的锦、罗、绫、缎、绸、绢等的染织中心。西阵的早期染织技术,受中国技术影响很深。明治维新后,西阵从西欧学习新织法,引进新技术,古老的传统织物得到了新的发展。
“西阵织”历来以生产和服衣料和腰带著称。二次大战后,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就衣着而言,西式服装盛行,和服受到冲击。以生产和服衣料为主的西阵染织业,因此受到严重挑战。
为了应付这种挑战,近些年来,西阵中小企业界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一,不断提高技术,保证质量。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染色试验场进行。厂方可以委托试验场进行专题研究,试验场也可以把研究成果及时地转让给厂方;其二,加强市场信息调查。1973年,建立“西阵织工业组合(合作社)”,组合内按生产品种,下设九个分部;其三,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经营。多品种、少批量的经营口号成了西阵地区千余家中小企业共同遵奉的原则。
从“西阵织会馆”中展销的产品统计,品种多达三十九个。既有传统的和服衣料、腰带,又有当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提包、钱包、阳伞、围巾、窗帘、沙发布、桌布,戏院舞台布景,以及西服领带。仅就西服领带而言,织工精细,色泽朴实大方,花式繁多,引人喜爱。近十年来,“西阵织”的销售额逐年上升。据统计,1969年销售额为九百二十亿日元,1973年上升到一千四百亿日元,1980年为二千六百亿。
为把计算机引进“西阵织”,他们正在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虽然由于计算机设施成本高昂,目前尚不能在西阵中小企业中普遍推广,但他们确信,尖端技术必然会得以推广,传统的“西阵织”必然会因此而更加优质。
三、温室里的西红柿
新?县是日本重要农业基地之一。以稻米为中心,林木、畜产、渔业、园艺、蔬菜均有相当发展。
现在的日本农村,纯农业户为数已经很少,整个新?县只有6%,绝大部分是兼营户,农忙从农,农闲从工。曾木野地区楚川村的八幡昭雄先生就是从事蔬菜栽培的专业户之一。
八幡先生今年三十九岁,一家六口。他自农业技校毕业后,继承父业,从事蔬菜栽培已有十八年,对栽培西红柿和黄瓜有丰富经验。去年他在县农业会上宣读了一篇题为《在雪国温室栽培西红柿》的论文,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
八幡先生说:“我们搞温室栽培的,不同于一般农家,农忙种田,农闲做工。我们一年四季有干不完的活,冬季育秧,开春移栽”。从育秧到收获,会不断出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知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对策。比如土壤需要改良,除采取轮作外,要研究肥料和施肥的技术。又如病虫害问题,从育秧开始就要精心管理,除合理施用农药外,还要辅之以室温、土壤湿度的调整。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实践经验,但更需要知识。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八幡先生除个人钻研外,还和村里的另外二十四户专业户,结成温室栽培合作组,在建设温室、张设塑料薄膜、嫁接、选择良种、施肥对策等方面,进行合作。
当我们询问到他的经营和收入时,他介绍说,他拥有一点五公顷水田,温室为三十二日亩,其中大型铁架温室两座,管道温室一座,育苗温室两座。主要劳动力是他和他的妻子,他的母亲抵半个劳动力,农忙时需雇用短工。关于收入,他说,大致的概算,一年总收入一千万日元(其中60%是温室收入),减去投资,盈利约为五百万日元。
八幡先生陪我们参观了他的育苗温室。在二点五公顷的温室内,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土钵,每一个土钵里都有一棵茁壮的西红柿秧苗,大多已有十二三厘米高。八幡先生说,1月便可移栽铁架温室内,到3月即可开始收获上市。(待续)(附图片)
西红柿专业户宇佐美典生正在精选西红柿。
孩子们正在穿和服,准备跳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