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用人之“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4
第8版()
专栏:

用人之“勇”
诸葛立早
前中国女排教练袁伟民,勇于起用新人,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
不久前,从《新体育》上看到他撰写的《这不是秘诀》的文章,对其用人之“勇”,又有了一点具体感受和启发。
举个例子说吧。现在被人誉为“铁鎯头”的郎平,初出茅庐时,大家都感到她是一块好材料,从基本功、气质、基础条件看,都很不错。但是,她毕竟年轻,缺乏比赛经验。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上,入队不到一个月的郎平,代替杨希打主攻,和日本队夺冠,她失误较多,结果中国队屈居亚军。于是有人议论说:“关键时刻用人不当。”
然而,袁伟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他这样说:“当时若从眼前和个人利益考虑,用杨希最保险,输了球,别人也不会骂得太凶。可是,那样会把郎平耽误了。郎平坐上一年冷板凳,锐气就会受挫,就会晚出来,那么,全队的水平就要晚提高。再讲,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是很短的,耽误得多了,发挥作用的时间也就短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袁伟民果断地起用郎平,他觉得“没有这样的勇气不行”。
若问中国女排何以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历经几茬而不衰呢?我想,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有勇气起用新人。
这个道理,似乎也是一讲就懂的,但却又是“知易行难”。倘若对人才做个归类,那么,也许可以划上这么几档。一档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一档是处于含苞欲放状态的,另一档是才华显露、大展宏图状态的。就总体说来,识才、用才都要有勇气。但相比之下,起用前两档人才,则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积极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人才,使之迅速成长;扶持、培养处于含苞欲放状态的人才,使之喷芳吐艳,这是需要担一点风险的。弄得不好,会招致种种非议。用人之勇的可贵,就在这里。袁伟民敢于大胆放手地起用处于萌芽状态和处于含苞欲放状态的人才,其用人之勇,如果借用一句古话,那就是:“任之重而责之轻”。即是说,有勇气委重任于人,而对人的责则较少。
这条道理,对起用中青年干部也是适用的。应该看到,在新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干部当中,处于含苞欲放状态的人才,为数颇多。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任之重而责之轻”是很要紧的。现在有一种情况是,人是使用了,但不敢放手;职是有了,但责不明又权不足。让人坐“冷板凳”,这是一种缺乏“用人之勇”的表现。刀在石上磨,钢在火中炼。领导经验只能在实践中取得。让人带兵打仗,却不让人有决定战术之权,仗怎么打?况且,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经验,新老干部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任务,无“用人之勇”,既不利于人才成长,也容易犯瞎指挥的毛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