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边吃边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6
第8版()
专栏:

边吃边谈
方劲戎
李政道教授来中国讲学时,提出可以用酒会、午餐会的形式加强学术交流的观点,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兴趣。
自然,也有误解的:科学家也搞吃吃喝喝,不是变成商人了吗(且不说其中有对商人的贬谪之意)?中国的文人历来有耻于谈“吃”的传统,这恐怕是和孔子最早提出“君子远庖厨”之说有关。其实孔老夫子肚子饿的时候,也是一样要吃饭的。因此有人就借此攻击儒道之虚伪。
“民以食为天”,李政道教授所论及的并非此类意思,而是强调了边吃边谈也可以触发灵感、活跃思想、沟通信息、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他说:“我和杨振宁合作打破宇称守恒定律就是在吃饭时交流中解决的。”听起来令人感到新鲜,其实在科学史上不乏其例。
拿我们今天食用得很多的味精来说,就是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科学家,在喝海带汤的餐桌上获得灵感,从而试验成功的。1960年,年仅三十四岁的美国原子核物理学家格拉塞尔因发明了气泡宝——一种探测高能粒子运动径迹的仪器,而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发明的灵感也是在餐桌边喝啤酒时产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萨默费尔德领导的一批世界各国的年轻物理学家在慕尼黑学习。他们就经常聚集在咖啡馆里讨论问题。他们边吃边谈,把当时争论和想到的问题就随手写在餐桌上。为此,他们还给招待员下了这样一道“命令”:未经许可,不得擦掉写在桌上的东西。
英国著名病理学家贝弗里奇在他的《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还把这种“边吃边谈”列为“科学研究的艺术”之一。他这样说:“在实验室三五成群共进午餐或共用午后茶点是个好习惯,可提供大量机会进行这些非正式的讨论。”
所以,可不能小看这些“非正式的讨论”。外国研究者的一些资料表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科学情报都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的。当代著名科学学家普赖斯认为:“……在那些激励着每位科学家并作为使其研究成为可能的情报来源中……80%左右是他在这些资料正式报道之前通过非正式渠道从其他研究人员那里得到的,即通过代表会议、讨论会、预印本或者通过现在被称为‘无形的集体’的其他一些场合和手段得到的。”
至于边吃边谈会有助于激发灵感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交流可以开拓视野和思路,这无疑会有益于思考,至于在餐桌边,一来节约了科学家宝贵的时间,二来充满着一种融洽的气氛,这都是于科学思维有益的。有人说,这种边吃边谈有助于在科学家之间造成一种良好的“微型小气候”,也有人把这种情形称为“科学家集团心理”的表现。不管怎么说,它确是一种不应排斥、而应加以采用的交流方法。
在美国有人说,到中国饭店吃一顿饭就可以得诺贝尔奖金。这虽是一句戏言,但中国的科学家未尝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在饭桌边开展学术交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