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切勿苛求“奇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7
第8版()
专栏:

切勿苛求“奇才”
王元瑞
北宋著名词人秦少游的作品,素以婉约著称。他在人才问题上的见解,也颇有独到之处。在一篇写给皇帝的奏疏中,他将天下之才分为成才、奇才、散才和不才四类。按照他的说法,所谓成才,就是见识高远,品行笃厚,学问渊博,熟悉当代大事,有杰出管理能力的人;所谓奇才,就是在某一方面有奇特超人之才,而在其他方面多有不能或不拘小节,甚至在乡里中名声有些问题的人;所谓散才,就是无一专长,但搁在哪儿都能忠于职守;所谓不才,就是干不了任何事情的废物。秦少游认为,君主最应重视有一技之长的奇才。因为成才百年难遇,而奇才到处都有。如果视奇才而不见,有奇才而不用,那么,奇才与不才又有何区别呢?
秦少游这番见解,确实独具见地并给人以启示。常言道:“人固有所长,然亦有所短。”奇才也是人,哪能没有一点短处呢。
就拿给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立下累累战功的韩信来说吧,他当初就曾受过“胯下之辱”。这件事,是韩信一生中的奇耻大辱,也一直作为他的短处,受到人们的非议。但是刘邦接受了萧何的忠谏,并不计较这些,依然破格起用。由此观之,刘邦颇能正确对待奇才的短处,善于用人。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韩信活在今天,他能不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呢?话不能说死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提拔这样的人,阻力是相当大的。如若不信,笔者手头便有两个现成例子:
其一是,某单位有一个德才都很不错的知识分子,在即将列入三梯队名单的关键时刻,因为在大街上排队购买物品,制止一个“加塞”的小青年,两人先是发生口角,后来竟动起手来。这事传到该单位某些领导的耳朵里,立即引起了争议。一些嫉贤妒能的人,也纷纷抓住这个小“把柄”散布闲言碎语,致使这个“奇才”被“挂”起来。
其二是,某中年知识分子,一贯表现不错,但有一次,在调动工作时,他出于误会,从调入单位多领了五块钱补贴。后来经人提醒,退给了会计。此事也成了他遭受非议,不能被提拔的一个“依据”。后来在上级组织的干预下,澄清了事实,排除了干扰,这两人才得以列入第三梯队名单。
我由此想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个人随时都可能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小事。人的大脑又非电脑,可以预先储存种种最佳处理方案,以应急时之需。不管什么人,即使是“奇才”,甚至是“成才”,他对客观事物的应变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在枝节问题上,应该允许有失误。“伯乐”的责任,就在于不苛求奇才,不要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短处,而在嫉贤妒能者的非议声中遭到淹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