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木秀于林风必摧 护林护木在人为 湖北鼓励中青年知识分子冒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8
第3版()
专栏:

木秀于林风必摧 护林护木在人为
湖北鼓励中青年知识分子冒尖
本报讯 记者李德民、龚达发报道:湖北省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为冒尖人才排忧解难,鸣锣开道,促进了全省知识分子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去年春天,湖北省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武汉水电学院中青年教师刘晨晖和华中工学院中年教师陈应天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成为冒尖人才的事迹。接着,省委指示有关部门在部分大专院校排出了三十多名业务上冒尖的中青年名单,并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工资待遇、职称等问题,为全省树立了样板。省政府于去年8月专门发出文件,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晋升工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从1980年开始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冒尖人才。中年教师胡世荣经过培训和出国进修,政治上、业务上进步十分显著,现在担任学院副院长。刘晨晖在国外进修期间,学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回国后遭到了各种闲言碎语的非议。院党委书记常树荫除不断鼓励他继续冒尖以外,还在院刊上发表文章批评谁冒尖谁受气的现象。当个别老教师对刘晨晖进行挑剔时,常树荫就找老教师谈心,帮助老教师回忆自己当年冒尖时遇到非难的情景,启发他们设身处地为中青年冒尖人才着想。
为了促使人才尽早冒尖,湖北不少单位尽量创造条件,给人才冒尖的机会。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讲师汤怡群在国外进修时,对小脑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项科研是第五代计算机研制的一个关键,在我国还是空白。为了使汤怡群的研究不中断,学校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研究班子。武汉大学三十七岁的青年讲师何克清,在软件工程方面造诣很深,承担了国家三项重点攻关项目,成立了中国软件工程研究室,学校为他配备了二十名助手,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八点五岁。
在生活待遇上,湖北省要求各单位打破平均主义,从实际出发,用尽可能好的生活待遇保证人才冒尖。去年5月,省委书记关广富指示有关部门重点检查冒尖人才政策不落实的问题,他说:“国家财力有限,得先保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一些高等院校在住房十分紧张的条件下,拿出最好的房子给冒尖人才住。陈应天冒尖以后,华中工学院给他安排了八十平方米住房,安了电话,并给了他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实验室。武汉医学院中年教师余湢在国外进修期间取得重大成就,学校在他回国前就给安排了二室一厅的住房,工资调到一百五十元。他爱人出国进修后,学校请人专门照顾他的小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