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边城同江县为中小学教师排忧解难,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昔日雁南去 今日雁北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8
第3版()
专栏:

边城同江县为中小学教师排忧解难,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昔日雁南去 今日雁北飞
本报讯 位于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同江县,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小学教师排忧解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过去,教师纷纷“南飞”回内地;现在,已有四十多位教师从四川、河北、佳木斯等地到同江应聘落户。
人口仅有七万多的同江县地处东北边境的高寒地带。“文革”中教师成了“臭老九”,不被重视,许多人不安心在边疆工作。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个县有二百多名知识分子“南飞”回内地,其中有近一半是教师。由于缺少教师,有的学校开不出课,教学质量很差。一九八一年,新县委组成后,认识到要想兴边富民,必须下大力气抓教育,必须改善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在全县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风气。他们一面大胆发展教师入党,把有领导才干的教师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同时印发了“同江县知识分子生活待遇证”,规定:发给在同江工作的大中专生每人每月十五元津贴费、每人每年三十到四十八元报刊资料费,外地来的中小学教师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并优先解决知识分子的住房、子女就业和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知识分子在食油、大米以及副食品供应等方面予以一定照顾。县政府还在报纸上刊登了以优厚待遇招聘中学教师的广告。广告刊出后,十几天就有五十多人应聘,县政府从中挑选了七名。三年来,一大批外地教师来到同江落户。
这个县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亲自抓教育。一九八四年夏天,县委书记、县长先后三次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与县教育局的同志一起制订教育改革规划,一起讨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措施。县领导还常深入学校和教师家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县委、县政府的关怀,调动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安心边疆,勤奋工作,推动了这个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九八四年,这个县小学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六,巩固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四,合格率为百分之八十五点七。(徐江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