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贴心书记”——林大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8
第4版()
专栏:

“贴心书记”——林大穆
本报通讯员 谢镇成 本报记者 曾祥平
实行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以后,福建省长汀县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县委书记林大穆对这个新鲜事物满怀希望,以极大的热情支持这些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全心全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地群众称颂他是“专业户的贴心书记”。
“文革”中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把许多农民“割”怕了。前两年,长汀县一些专业户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经济收入,却不敢露富,不敢大干。他们怕党的政策变,又怕背上“暴发户”的黑锅挨批斗。林大穆发现这种情况后,便深入农村,登门访问专业户,向他们宣讲中央文件和有关政策,帮助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放开手脚走劳动致富的道路。南山乡桥下村农民谢观宝是种植能手,对种植小米椒有一套科学方法,别人种一亩只收二三百斤,而他一亩可产上千斤。小米椒是这个县出口的土特产,1983年正当县里计划发展小米椒生产、增加出口数额的时候,他却不想多种了。当地农民找上门愿出钱请他当种椒技术顾问,他顾虑重重,一概婉言谢绝。他为什么会这样?林大穆冒着初春的寒冷,翻山越岭,来到他的家里,和他屈膝谈心。原来十年动乱中,他因搞副业生产赚了钱,被当作“重副轻农”、“重钱轻粮”的“走资本主义道路黑典型”批斗,实行“群众专政”,吃了很多苦头;现在虽然给他平反了,可他还是心有余悸,怕出了名,露了富,又会成为“走资本主义的黑典型”。林大穆当即联系实际,热情地向他讲解中央文件的规定,明确告诉他,自己可以搞承包,人力不够可以雇帮手,向别人传授技术也可以收报酬。不久,县里开政协会议,林大穆提议请他列席会议。县里开三级干部会,又请他到主席台,向全县干部讲授种椒的经验。嗣后,还把他劳动致富的事迹让广播站广播出去。谢观宝出外辅导种椒技术走路不方便,林大穆又亲自与商业部门协商,帮助他买了一辆上海产的名牌自行车。谢观宝看到县委书记这样热忱支持他,关怀他,一切疑虑烟消云散。1983年,他按自己的规划,在种好自己的小米椒的同时,当了三十多户农民种植小米椒的技术顾问,并大胆搞了有偿技术承包,带动全村农民大种小米椒,使这个村成了种植小米椒专业村,收入比前一年增加一倍。去年,林大穆在全县推广谢观宝种植小米椒的技术,全县的小米椒产量、收入跃居全省之冠。谢观宝成了闻名全省的“种椒状元”。
对于专业户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林大穆同志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一天,他来到大同乡师福村养猪专业户、台胞江聪杰家,看到老江愁眉不展,说话也没有平日那个爽快劲,一眼看出他是心里有话不好说,便到猪栏里去察看情况,发现老江的栏里又增加了几十头猪,食盆都空空的,一群猪饿得嗷嗷直叫。本来不想麻烦县委书记的江聪杰,这时不得不告诉他:“前几天新购进一批生猪,饲料一时接不上,买议价饲料,太多了不合算。”林大穆立即去找当地干部商量,及时给他解决了二千多斤平价饲料。通过这件事,林大穆想到,一般农民养猪一两头饲料容易解决,专业户养猪多,饲料困难大。他回到县里又找粮食部门商量,制订了给专业户优惠供应平价饲料的办法。养猪专业户越来越多了。江聪杰养猪头数发展到二百多头,去年他向国家交售平价生猪三万七千多斤,被评为龙岩地区养猪模范,出席了全国台胞联谊代表会。
林大穆除了自己经常下去了解情况外,还经常把专业户找到县里来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询问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他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县的实际,与有关部商量,经县委集体讨论,制订了一系列为农村专业户服务的措施。现在,全县的农民有20%成了专业户,他们从资金借贷、栽培技术、种苗、防疫、经济信息到产品销售都有人过问。
林大穆非常重视保护专业户的合法权益,他经常对干部说,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侵犯专业户的经济利益。针对有些地方发生侵犯专业户经济利益的情况,他和司法部门的同志研究,订出了保护劳动致富户、打击勒索抢劫犯罪活动的措施,使专业户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对侵犯专业户利益的事件,他都坚决要求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去年1月,古城乡南岩村种植专业户吴银生,种了三百多株柑桔,当地一个村干部以“妨碍祖坟风水”为名,气势汹汹地要老吴把柑桔全部移走,否则,他就要把柑桔苗毁光。正在老吴心中害怕,坐立不安的时候,事情被林大穆知道了,林大穆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核实后,对这个村干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避免了一场毁柑事件发生。吴银生激动地说:“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支持专业户,我们劳动致富的决心更大了,胆子更壮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