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建立电影院和剧场中的良好秩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4-15
第5版()
专栏:读者来信
  建立电影院和剧场中的良好秩序编辑同志:
电影院和剧场秩序的好坏,是决定观众能否很好地接受戏剧、电影内容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说过去进剧场只是为了随便玩玩,开开心,那么,现在许多观众都懂得,“看戏、看电影,也好像上夜校一样,是为了长知识、开脑筋的”。因之剧场管理在今天变成了一件不可轻视的工作。我们不仅应该积极改善剧场的设备条件(如休息室、饮茶室以及其他通风等卫生设备等),同时应该随时教育观众,向观众宣传维持公共秩序的必要性。群众舆论也应该随时监督和制止那些破坏剧场秩序的现象。这样作,在我看来是提高群众文化水平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尤其是在首都,我们应该努力作到这点,为全国树立起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模范。如东四牌楼的“明星电影院”,剧场条件和秩序一向都较差,但它最近也在努力宣传“吸烟请到休息室”,“勿在场内吸烟,以免影响光线”等,这无疑是很好的现象。
在最近的事例中,我觉得最值得改进的是观众往往不等散戏或银幕上映出“剧终”、“完”等字样时,便纷纷离座。那些等着看完的人,却被前面站起来的人遮住了视线;有的观众竟使脑袋挡住了镜头,在银幕映出黑黑的一大片!即使象“大华”这样的公营电影院,也对此种现象熟视无睹。
甚至,影片还没映完,散场门便已大开,光线从门外照了进来,并且银幕前面已经拉上幕帷,影片在最终的几个画面,是映在幕帷上的!
观众不等戏完便要走,这自然也有原因。第一是目前许多影院只有一个散场门(楼上下各一),有的人惟恐散场时拥挤,便提前动身,以便雇车或搭车;另一个原因便是目前有好多戏,先是痛苦,后是解放,接着便是斗争——完结。而且后面每每草草从事,手法大体雷同。所以许多观众紧张地看完了前面,高兴地看到解放,再以后,便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因此想走。克服第一点,在剧场建设上自然还需要继续作一些改进(目前如“大华”、“首都”,已将观众入场出场分道处理);克服第二点,也有待于在剧作内容上的更加深入,与克服表现方法上的公式主义,但是即使作到这些也仍不能保证观众不致在散戏前随便离座,因这中间确实包含着一个观众对公共秩序的看法与习惯,以及剧场对观众的教育问题。
应该使观众懂得:一场戏或是一个电影,它的开头和结尾,好像一篇文章一样,都是经过作者细心思考过的。不见得每个戏每个电影都是一斗争便完结。比如《白毛女》,也并不是开过斗争会便完了,最后还有喜儿和大春一块生产的镜头——这一点,乃是作者和导演费过心思处理的,并不是一个随便的收场。又比如《俄罗斯问题》,剧中主人斯密司在结尾时有一段很重要的讲话(舞台剧是对一位访员,电影是在广场上),每字每句都很有意思,如果大家哄哄闹嚷听不清楚,这便等于只看了这个戏的一部分,甚至漏掉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在观众中建立起良好的看戏习惯,我提议应把不散场时不能随便离座这一点,当做一种看戏的规矩在观众中进行宣传教育(用幻灯片即可,演戏可以注在说明书上,或和其他的剧场规则一样。同时向观众提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举行音乐晚会时,迟到的观众必须等一个节目表演完毕时方准入场的作法是对的。电影院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不等演完即打开门窗和拉上幕帷的习惯,必须加以纠正。
最后,还有一个在剧场中放送音乐唱片的问题。
近来有几家大的剧场,在电影开演前大半是放送外国歌曲,中国音乐却很少听见;一进剧场,仿佛已置身国外。这种风气也是不健康的,中国新灌的唱片已很多,旧唱片中也不乏好的器乐曲子,为什么一定要偏重于放送外国音乐呢?中国的影剧院,应该多放中国歌曲,在目前,还应该多放抗美援朝的歌曲。
董聚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