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同仁堂店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9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同仁堂店风
本报通讯员 孙盛琳 本报记者 孟祥贞
本报经常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赞扬北京同仁堂药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谢谢你们,顾客的知心人》仅是其中的一封。他们是怎样为患者服务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同仁堂。
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已经开业三百一十五个春秋了,堪称“老字号药店”中的“老字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三个月,人们惊喜地发现,刻有金光闪闪的“同仁堂”三字的牌匾高悬在这个药店门楼的上方,上百种闻名中外的贵重药品又出现在柜台上。随着“老字号”的恢复,原有的好的传统更加发扬光大了。真是春回“草”堂。是的,1982年这个药店的营业额为六百二十二万元,1983年上升到七百二十四万元,去年已经是八百三十五万元了。仅这三年,就获纯利两百多万元。
走进同仁堂,只见顾客盈门,药店的职工有谁能不忙呢?但最忙的要数门口服务台的两位老师傅。这个青年问:“我这疙瘩疼,有好几年了,服什么药好?”那个妇女说:“我怀孕两个多月了,胃不舒服,怎么个治法?”……两位师傅耐心细致地一一给予满意的回答。这个服务台自1955年设立以来,除十年内乱中“拆匾烧匾”那个灾难时期,服务耐心细致,几乎是年年如此,月月如此,日日如此。我们抽空问了刘长存师傅:“您一天接待多少顾客?”答曰:“二三百吧。”
在同仁堂,大的买卖一桩高达万元,小的买卖一桩只有几分钱,甚至几厘钱。但他们不管顾客买的是价值上千元一只的高级滋补药品人参,还是一分钱十克的治冻伤的草药茄根,在柜台上都能受到同样热情的接待。“重大不轻小”,这就是同仁堂的老传统。
同仁堂有一条店规:骂不还口。谁还口,谁骂了顾客,就会受到批评或处罚。顾客中有没有个别调皮、惹人生气的?有。“不能等把他们都教育好了,再来买你的药。”经理李建勋这样说。谈到他们的服务宗旨,李建勋说:“药店要对人民的健康负责任。大家都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别人做的差些固然不好。而我们稍有疏漏,就要出问题,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啊!全心全意,关键在一个‘全’字,差一丝一毫都不行!”对这一道理,药店两百多名职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我们又请老师傅们介绍他们服务的典型事例,他们说:“贾贵琛技师做的好事最多。”老贾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在同仁堂服务五十一年了,从来没有和顾客吵过一次嘴。他虽然已是六旬开外的老人,但为了让顾客买到称心如意的药品,常常从一楼爬上二楼,又从二楼下到一楼,从来不说一个“累”字;他为了患者,心甘情愿地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到处奔波;他还常常给各地素不相识的患者复信……如此等等,恐怕不是一句“不怕麻烦”能概括得了的。
邮寄药品,是同仁堂的老传统。现在,每天他们都能收到外地六七十封求购药物的信函。有时候,深更半夜接到电报,天亮就得把药品送上火车,否则就要误事!一次,贾怀增值班,接到了鞍山打来的求援电话,第二天患者就从抵达鞍山市的129次快车列车长手里,接到了急需的药品。
我们来到了调剂组。调剂组在同仁堂的南端,十几位调剂员正在精心调配药物,主管药师王秉清正在按方复核。这里每天为患者配药两千多剂,每一剂都要经过至少有十五年以上店龄的老调剂员复核。有一次他们发现一小包滑石没有包进药包,而药已发给顾客了。怎么办?追!李恩波在东郊三里屯挨门挨户地查问到夜里十一点,终于把这一小包滑石交到顾客手里。顾客激动地夸奖说:“你们是老店新风啊!”同仁堂药店正是以这种精心配制药品和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信誉的。新加坡的一位华侨,奉母亲之命回京买药,特地找到同仁堂,一次就买了上万元的中药。
据说,同仁堂过去制药都是用地道的药材,他们派人去产地挑好的选购,不惜价高,但求货好。比如怀山药,用的是河南沁阳产的,枸杞子用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冬虫夏草用的是青海的,人参用的是吉林出产的。现在,药材是由药材公司统购。因为是统购,难免有时有质量较差的药材混了进来。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们成立了八个人的加工组,对药材再次进行筛选,该挑的挑,该制的制;凡不合乎同仁堂药物标准的,该扔的扔。做到精心选料,按方调配。他们的负责精神由此可见。(附图片)
上图:同仁堂营业厅。
右图:为方便顾客设专门医生值班,问病开药。这里一天能接待四五百人。本报记者 王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