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缅甸努力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09
第6版()
专栏:

缅甸努力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易华
缅甸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闻名遐迩的大金塔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在蒲甘保存下来的四千多座大大小小的佛塔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已故周恩来总理曾称赞:“缅甸的金碧辉煌的大金塔和中国巍峨壮丽的万里长城,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蒲甘和敦煌的古代艺术,同样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长期以来,缅甸各族人民为了维护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0至1931年间,在缅甸成立了以青年知识分子为骨干的“我缅人协会”,提出“热爱自己的国家,提倡自己的文字,尊重自己的语言”等爱国口号。以后,该协会发展成一个反对殖民主义的革命组织——“德钦党”。该党名誉主席德钦哥都迈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怀着满腔激情,用传统的文学形式写出了许多光辉的诗篇和散文,激励缅甸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缅甸独立后,文化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1962年吴奈温执政后,缅甸政府更加重视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吴奈温主席本人是民族文化的积极提倡者。他主张发掘缅甸传统文化遗产,挽救已濒于失传的说书、木偶戏等民间艺术,推广使用缅甸草药,加强缅语教育。1964年,缅甸政府成立了一个缅文编著委员会,负责编纂辞典,使缅语规范化。
缅甸的音乐、舞蹈极富民族特色。悠扬的音乐、典雅的舞姿、古色古香的乐器、色彩斑斓的服饰,无不体现出缅甸民族特殊的美。传统的套鼓和弯琴,秀美的发式和细腻的动作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阿迎戏”和“木偶戏”更是堪称双绝。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歌舞艺术,缅甸政府成立了国家歌舞团,除演出外还负责培训演员。该团曾到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印度等几十个国家去访问演出,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为了繁荣文学创作,缅甸政府从1962年起设立“国家文学奖”和“文学宫奖”,根据纲领党制订的关于文学报刊的七项原则(中心意思是防止颓废文学,维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每年评选一次优秀作品,并颁发奖金,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劳动人民的生活,创作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作品。
缅甸目前有五十家私营电影制片厂,年产故事片七十部左右。从1952年起,年年都评选电影金像奖,以利于思想、艺术水准的提高。
缅甸的绘画、雕刻和金银器、漆器、制伞等手工艺也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政府专门开设了工艺学校,造就这方面的人材。
缅甸是世界上扫盲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曾于1971年和1983年两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励。缅甸政府宣布,争取到1990年实现全国无文盲。(附图片)
缅甸艺术家表演传统的民族舞蹈。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