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冲破“自拉自唱”的格局 演奏有声有色的“交响曲” 浙江省工业增长率夺全国第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12
第2版()
专栏:

冲破“自拉自唱”的格局 演奏有声有色的“交响曲”
浙江省工业增长率夺全国第一
据新华社杭州2月11日电 (记者黄国文、林楠)1984年,我国的工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就是这一年,在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群雄相竞当中,浙江省一马当先,夺得工业增长率全国第一的金牌: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4%。
资源匮乏、工业底子不厚实的浙江省,为什么它的工业生产能够在连续五年平均递增16.5%的高起点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关注这一变化的经济界人士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冲破小农经济观念的“自拉自唱”格局,利用改革和开放形成的市场环境,在地域广阔的经济“大舞台”上,演奏出了有声有色的工业“交响曲”。
长期以来,浙江的工业一直处于“自拉自唱地方小调”的状态,企图完全靠自己养活自己,从发展工业所需要的资源、资金、技术直到市场,都紧紧圈在本省的小天地里打主意。
出路在哪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决策,一下子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这个省的一批产供销都得不到计划保证的乡镇、集体企业率先冲破狭隘的地域界限,依靠全国性的市场调节,筹到了资金,买到了资源,请到了人才,引进了技术,企业活了,生产发展了。省经济领导部门从中得到了启示:囿于万事不求人的“自力更生”,是不可能与现代化的经济活动、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合上节拍的。搞活经济的出路找到了:依托全国市场,登上经济“大舞台”!
最使浙江工业企业头疼的问题是缺煤少钢,有人抱怨“浙江‘倒霉’就倒在煤上了。”杭州市萧山县,把眼光投向改革、开放形成的全国大市场之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用买人家的“柴米”“煮”自己的“饭”的办法,先后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几百家单位以及国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经济协作和物资交流关系,从无米为炊的困扰中摆脱出来,工业总产值四年翻了一番。正象萧山县一样,浙江各地工业部门和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调节,与外省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物资协作和市场交换,这样一来,全省的工业生产走活了。
在解决了有米下锅的问题之后,浙江工业领导部门的注意力又放到“巧为炊”上了:放手启用“巧为炊”的人才。去年,全省十二万多家乡镇企业起用了大批跑过“三江六码头”的能人当厂长、科长,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很有气势。去年浙江省新增加的六十多亿元工业总产值中,就有一半左右来自乡镇企业。
去年,浙江各级政府层层放权,使占全省企业总数90%左右的中小企业发挥了优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