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昭昭英灵长相忆——回忆王昭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12
第4版()
专栏:

昭昭英灵长相忆
——回忆王昭同志
刘澜涛 李葆华 刘道生 刘复之
王昭同志生前是青海省省委书记、青海省省长,“文革”中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今年2月12日是他含冤逝世十五周年的日子。王昭同志高风亮节留人间,使活着的人们难以忘怀,特别是我们这些与他共事多年的战友们,对他更是昭昭英灵长相忆。
“文革”刚开始,王昭同志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迫害,后来惨死在狱中。
王昭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1 917年他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十五岁就投入我们党的怀抱。1936年,十九岁的王昭受命于危难之时,担任了中共平山县委书记。在王昭同志的领导下,平山县白色恐怖虽然十分严重,党的组织还是保存下来了,力量发展了,革命形势越来越好。抗日战争开始后,二十岁的王昭担任了平山中心县委书记,三年后又担任了晋察冀四分区地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内战乌云笼罩神州大地。为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党中央决定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晋察冀军区委派王昭同志为我方谈判代表,赴敌占区华北重镇石门(石家庄)与国民党驻石门部队代表谈判。在谈判中,王昭同志毫不畏惧,针锋相对,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解放战争期间,王昭同志奉调从地方到部队工作,先后担任过纵队副政委、政委、军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等职。他曾率领部队参加过著名的清风店战斗,参加过攻克石家庄,鏖战太原城,挺进大西北,解放银川、兰州等著名战斗,战功卓著。后来,他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开国大典。
在朝鲜战场,王昭同志作为一名军政委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和同志们一起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嘉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3年,王昭同志从朝鲜战场奉调回国后,担任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罗瑞卿同志的领导下,王昭同志积极参加开创中国式的公安工作。为了提高全国公安干警的素质,在人民面前树立起人民警察的形象,建设一支敌人惧怕、人民喜爱的公安队伍,他亲自抓培训干警的工作,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加强公安干警的纪律作风教育,加强基层政治工作和爱民教育。后来在党组领导下他又主持制订了《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在他领导下,公安部门每年春节前后开展爱民月活动,并已形成制度,至今仍在坚持执行。
1960年前后,我们国家出现了严重困难。地处西北的甘肃、青海,问题更为严重。为了解决好少数民族聚居区青海省的问题,当时中央西北局向中央书记处提出,要一名既懂地方工作又懂部队、公安工作,年轻有为的干部去青海主持工作。邓小平同志问他们指的是谁?他们当即回答,要求调公安部副部长王昭同志去青海,并陈述了理由。小平同志欣然同意这一请求,还亲自找王昭同志谈了话。王昭同志肩负中央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从首都北京来到边远落后、情况复杂、困难重重的青海省。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解除人民的苦难,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王昭同志一生的革命准则。王昭同志到达青海时,正是春耕大忙季节。但是从湟水之滨走到黄河两岸,地里看不到人迹,村里看不见炊烟,一片荒凉萧索景象。他的心情沉重,更加感到解决青海问题刻不容缓。当时全国浮夸风、瞎指挥、高指标盛行,青海尤甚。特别是由于大面积开垦草原,畜牧业遭到摧残,加之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严重违法乱纪,关系盘根错节,问题更为严重,解决起来肯定是十分棘手的。
面对这种情况,王昭同志不曾有一点犹豫。党的重托,人民的痛苦,激发起他战胜困难的力量。他首先实事求是地向中央反映了青海省的困难情况,要求中央火速调拨粮食,先把人畜死亡的问题刹住。接着就下农村和牧区调查研究。他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吃在一起,有时就住在一起。由于生活不好,工作劳累,王昭同志很快地消瘦下来。但他谢绝一切照顾,坚持工作。他说:“我们冷,才能想到群众身上衣裳单;我们饥,才能想到群众肚子饿。不亲身感受群众的疾苦,怎能去解决他们的困难呢?”在他和省委其他负责同志的领导下,青海各族人民较快地度过了生活难关。
王昭同志认识到,解决青海问题必须从根本上纠正原青海主要负责人的左倾蛮干错误,刹住违法乱纪歪风,整顿好各级领导班子。他说干就干,大刀阔斧地查处了几起贪污受贿案件,使人们对解决青海问题看到了希望。但是这种做法也受到了一些坚持错误的人的反对和抵制,而王昭同志在这股势力面前没有后退。他对有的同志说,我们当年为了解除人民的痛苦,流血牺牲都不怕,今天我们还能因为顾虑个人得失,向歪风邪气低头吗?在一次会议上,他曾说过:“如果我们为了纠正错误,刹住歪风而丢了乌纱帽,这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他的话使在场的人为之动容,提高了大家与错误作斗争的勇气。此后,他团结大多数干部和群众,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作出了一系列纠正“左”的错误的决定。紧接着王昭同志又马不停蹄地多次带领干部,深入农村牧区和工矿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心愿,从群众中寻找决策和制订措施的依据。在他的倡导下,青海农村、牧区普遍实行了减税,少征购或不征购,减轻农牧民负担;扩大社员自留地,牲畜下放到户。牧区实现了退耕还牧,恢复了党的统战和宗教政策……
经过休养生息,人民恢复了元气,全省农村有了转机。1963年全省农牧业获得丰收,扭转了原来困难的局面。1965年,青海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畜牧业收入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在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转机的同时,王昭同志开始筹划青海未来的建设蓝图。他专心致志,雄心勃勃,决计大干一场。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写道:“青山处处埋忠骨,不变青海誓不休。”他在干部和群众中反复强调“正确认识青海,积极改造青海”,领导人们追赶先进地区。他越荒原,走戈壁,攀雪山,调查探索营构全省经济发展规划的骨架和细节。为了制订开发柴达木盆地的方案,他率领调查组,带上帐篷和炊具前往勘察。草原上的定居点,偏僻河谷的气象站、水文站,刚刚草创的工厂和矿山,都有他们的足迹。在这些地方,他看不够,问不够,议不够。他还来到海拔四千多米人迹罕至的黄河源头,走进牧民的家,跟他们一起喝奶茶,吃糌粑……
可是就在这时候,十年动乱开始了。紧接着矛头便集中到王昭同志身上。所有他为人民办的好事,一夜之间被颠倒为他的“罪恶”,并因此招来了一场横祸。
1967年2月23日,青海省会西宁发生了一场流血事件。这是林彪、江青、康生之流蓄意在群众中制造分裂、激化矛盾和直接挑动的结果。事件发生时,王昭同志因骨折在河南洛阳治疗,与此事毫无牵连。但是林彪、江青之流要打倒彭真、罗瑞卿等老同志,而王昭同志曾是他们的老部下,于是就说王昭同志是他们“安在青海的黑钉子”,居心叵测地把流血事件嫁祸于王昭同志,诬蔑他是“策划者”和“后台”,煽动死难者家属对他的仇恨,对他进行了数百次惨绝人寰的折磨,每次都整得他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王昭同志一生耿直刚强,这时他也决不低头,更不说违心的话,在生死关头他也不忘保护自己的同志和战友。1968年6月,王昭同志被投入监狱,他在狱中向中央及有关方面写了数十万字的申诉和说明材料,都被当时青海省的掌权者扣压不报。他们还用饥饿和有病不予治疗等法西斯手段,使迫害步步升级。王昭同志的身体本来是不错的,后来被折磨出多种疾病,还不许治疗,这真是杀人不用刀。王昭同志病危时,给当时的省委负责人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上说:“病是无情的。如果有什么意外,又发生在监所里,我个人生死事小,给党造成政治损失事大……我要求住院治疗,要求将我的病情转告中央”。但是,迫害他的人却不予理睬,他们早就不打自招地说:“不打倒王昭,我们在青海就站不住脚”;“王昭如果翻了案,我们这些人就完了”。就这样,王昭同志在呼救无门的情况下,于1970年2月12日含冤死在狱中,当时年仅五十三岁。王昭同志去世后,迫害他的人作贼心虚,竟把王昭同志的遗体以“无名尸体”的名义秘密火化。直到粉碎“四人帮”,阳光重新照亮中华大地,王昭同志的冤案才得以彻底平反昭雪。
今年2月12日是王昭同志逝世十五周年祭日,当我们回顾他的一生,永远不会忘记他忠诚革命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永远不会忘记他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永远不会忘记他无私无畏,敢于和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为维护党的原则,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浩然正气;永远不会忘记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广阔胸怀;永远不会忘记他一生中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开拓新局面的恢弘气概。我们一定要记住王昭同志的这些优秀品质,传播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作为对他的最好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