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时间在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12
第8版()
专栏:

时间在挑战
蒋元明
新年的钟声敲过之后,相当一部分人感到不习惯,不适应。午休时间缩短了,有的地方连晚报也成了早报——第二天早上才到读者手中。“唉,何必多此一举!”这已不是一两个人的怨言了。
缩短午休时间,究竟有多少科学性、优越性,由于缺乏研究,我道不出个一二,只是感到,这好象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每一个新兴的文明,都不仅改变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时间,并且还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观念。”
有人说,第一次浪潮——农业社会,人们的时间观念象一个“巨大的圆环”。印度教的一“劫”是四十亿年。中国人称甲子,六十年一个周期。人生能有几个“甲子”,用不着认真计算。聊天,谁把一天的时间当回事?一天,是人们最起码的计时单位。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圆环变成了直线,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一条线上,并且有着标准、精确的刻度,一天等于二十四小时。工时,学时,时速,小时,成了通常的计时单位。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直线又将变为曲线。时间再也不是绝对的了,可以“反卷和弯折”,可以“压缩和延伸”,一可以分成二,分成三。时间以分秒计,电子计算机一秒钟就运算上亿次、几亿次。
一次浪潮比一次浪潮的节奏快。不同的时间观念,带来了不同的效益。人类完成第一次浪潮,花了近万年;第二次浪潮用了三百年;第三次浪潮,据说几十年就可以完成它的使命。
在第三次浪潮里,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有用的信息,需要时间。时间是信息的生命,谁赢得时间,谁就稳操胜券。研究如何科学运用时间已成为当今的一门“热学”。国外已出现了“时间利用专业”,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了“怎样支配时间”的课程,国际上还成立了时间学会。时间,再也不是悠闲自在的老人。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面对时间观念的剧变,我们怎能稳坐钓鱼台——无动于衷?所谓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时间的挑战。改革,就包括改变时间的观念。中国觉悟起来的农民很敏感,再也不论“甲子”了,他们坐飞机、安电话、订报刊,无一不是为了争时间。农闲农忙的概念在与他们告别,刁着大烟袋、慢腾腾的形象不再是田野的主人,他们已由“时间的富人”变成了“物质的富人”。而那些至今依然故我的庄稼人,也许吃亏就吃在还看那本“老黄历”。
历史在前进,人们不可能生活在过去的时间里,只能是“时间的移民”。在时间观念上停滞不变,保持过时的生活节奏,不论国家或个人,都是没有出路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