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吉林纠正党政干部经商取得成效 中纪委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到令行禁止,改变纪律松弛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14
第4版()
专栏:

吉林纠正党政干部经商取得成效
中纪委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到令行禁止,改变纪律松弛现象
本报讯 记者陈敏报道:中共吉林省委和省纪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决心大,措施得力,已抓出成效。
吉林省委在接到决定后,省委立即开会进行讨论,并于去年12月下旬在省委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部署。各级党委都比较重视,不少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进行督促检查。省纪委也同时召开了全委扩大会议,着重研究了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的问题。各级纪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一面派人下去督促检查,一面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查处重大违纪案件。同时结合实际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宗旨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从前一段检查的情况看,吉林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包括退居二、三线的干部)经商、办企业,带有普遍性。全省已查出这样的单位六百九十四个,参与经商、办企业的干部有九百四十八人。
二、倒卖国家紧缺物资,从中牟取暴利。如长春市农机公司、物资协作公司和生产资料公司,1984年高价销售汽车一千八百六十辆。其中,物资协作公司提取材料差价上百万元,提高基价收入几十万元。
三、乱发奖金、补贴和制发服装。据吉林市调查,动用公款制发服装的机关占整个机关25%。省直调查六个厅、局和其所属的十六个单位,仅购买服装,就花掉公款四十二万三千八百余元。
四、排挤和侵害“两户一体”。“两户一体”有的已被搞垮,有的被逼要搬家,有的被乡镇基层干部敲诈勒索。这股歪风多发生在交通、公安、工商、税务、农贸、卫生等基层单位。省纪委与十个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选择通化地区为突破口进行查处。
在全省七个地区中,目前已有三个地区对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问题摸清了情况,多数作出了处理。有三个地区基本摸清了底数,正在处理。现在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办的企业已停办二百一十八个,脱钩转办二百零七个,这两项共占清理出的“官办商”企业数的61.3%,已撤回干部七百四十七人,占参与经商、办企业干部总数的97.2%。
现在,吉林省委和省纪委一方面继续抓好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处理工作,同时准备再集中力量认真查处倒买倒卖国家紧缺物资、乱涨价和排挤、侵害“两户一体”的歪风。要求正在整党的单位,把纠正新的不正之风作为整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未整党的单位,要未整先改,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整党前。
中纪委在对吉林省纪委关于贯彻中央决定情况的报告的按语指出:希望各地区、各部门都象辽宁、吉林、天津等省、市那样,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和各项规定做到令行禁止,改变纪律松弛的现象,切实纠正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等各种不正之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