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变了,王府井百货大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18
第2版()
专栏:

变了,王府井百货大楼
本报记者 孟晓云
王府井百货大楼变了。掀开门帘,暖风迎面扑来。着淡装的女售货员向你点头微笑,男售货员也彬彬有礼,使人倍感亲切。由青年经理组阁的针织部,努力推广礼貌用语,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顾客感慨地说:“如今我们花钱花得心里痛快,不花钱看看也落个心里舒坦。”
两个月前,新上任的三十四岁的总经理贺阳组阁,在领导体制、管理制度和经营方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百货大楼充满了生气。去年,销售额达到二亿八千万元,今年的奋斗目标是突破三亿六千万元大关。靠什么?靠改革!在经营上新领导班子果断地把责、权、利下放到各商品部,使它们相对独立,成为活的细胞。
百货大楼的生意越做越活,打破经营范围,跨部门经营、跨行业经营,都是前所未有的。以往,只有呢服部可以卖领带,如今布服部、针织部、百货部都设了领带专柜,兼营领带夹和领结。上海产的熊猫牌真丝双皱领带最受欢迎,有时一天就销三千多条。
把柜台租给厂家经营,这也是件新鲜事。布服部开了先例。瑞丰服装厂在此设了专柜。这个厂是个集体所有制的小厂,以前淡季时“吃不饱”,百货大楼为他们提供信息——大尖领男衬衣好销,他们大批量生产。最近又生产春秋呢东方装,款式新颖,拿到柜台上一抢而光。
首饰厂在文化用品部占了一席之地,经营项链、戒指、耳环,顾客围得水泄不通,日销售额达六百元。
消费结构变了,顾客的要求高了,百货大楼顺应潮流,销售品种发生着变化。布服部原有的“傻、大、黑、粗”的服装很少有人问津,风衣、派克服、飞行衫、摩托车服等时装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百货大楼成立了时装表演队,今年要拿出自己的名牌服装——王府井牌。鞋帽部也在“高档”和“新颖”上大做文章。七元多一顶的玫瑰红女呢帽进货一千顶,上柜台后很快销售一空。食品部设立了春节专柜,要搞名牌酒展销,董酒、西凤、洋河、双沟、古井等名酒将与顾客见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