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多种棉,一个筋头翻上天!” ——山西解县农民种棉发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4-18
第6版()
专栏:

  “多种棉,一个筋头翻上天!”
——山西解县农民种棉发家
路际通
山西解县的农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尽量多种棉花,近两年来,大家在生产和生活上真是飞跃上升。有的农民说:“多种棉,一个筋头翻上天!”这话一点不错。拿山西省劳动模范史采贵互助组来说,他们全组五户,都是一九四九年才翻身的农民。去年,他们把七亩旱地变成水田,种上棉花,粪上的足足的,锄了七遍,共收了一千七百多斤籽棉。
解县种棉较多的三楼寺村,农民的吃用大改善。全村三百户人家,有九十户买了手电筒,有四十户的青年人穿上了球鞋。
解县的农民在扩大棉田上,曾得到国家各种的帮助。由于人民银行的贷款,西张耿村新添了三十八部水车,打了四十六眼井,全村水田差不多增加一倍。底掌村在一九四九年只有六十四头牲口,两年来由于银行的贷款和种棉增加收入,牲口增加到三百头。花纱布公司大力收购棉花,仅今年一、二月份,通过各收购点和合作社即收购去年的余棉十九万斤,售出粮食一百三十余万斤。最近又以百余万斤粮食,向棉农预购棉花十五万斤。现在,全县已没有缺粮的农民。
解县的农民因为在国家的帮助下,扩大棉田,增加了收入,他们从切身的利益中,了解到祖国的可爱。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这个运城专区最小的县份,却是捐款最多、最快的一个县;一个月内,就捐了一千二百多万元。
解县的农民为响应政府“扩大棉田,提高单位产量”的号召,现正积极开展爱国丰产竞赛。东膏村的党、团员提出:“我们要把棉花种满地!”羊村有些农民准备把自己所有的水旱地都种成棉花。三楼寺村女党员王妙巧向大家说:“扩大棉田不仅是为着个人发家,也是为国家完成任务,我们要使全国人民不穿外国布,不用外国棉。”
种棉准备工作现正在全县火热的进行着。南贾村的妇女,三天就拣完了全村七百亩棉田所需用的四十八万斤棉籽。在田地里,一眼望去,全是新翻的湿土和密密的新送到地里的粪堆。现在,只等着播种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