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25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
去年12月上旬,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在桂林举行第二届年会。代表们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商业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商业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据这个思想,商业体制要突破自然经济论和产品经济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体现商品经济和市场的观念,才能适应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商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商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说来,商业发展战略目标应包括商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商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要服从于和服务于商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我国商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的商业体制。它应该使商业企业有强大的活力,流通渠道畅通,商品经济大发展,生产力大提高,人民消费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很多代表认为,现阶段我国商业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是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把市场机制引入我们的管理体制,引入计划经济。市场是组织整个经济活动的枢纽,对于生产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是价值规律通过市场而发挥出来的调节商品经济的作用。它具有自动性、平等性、普遍性的特点,能够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奖优汰劣,激发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本内容。有的同志强调,把市场机制引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是我国商业体制改革特别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
与会代表认为,近期我国商业体制的改革,首先要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增强企业的活力,这是商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要解决分开后政府如何管理商业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对现有公司进行调整和改革。其次,商业要更加开放,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包括各种形式的联营。第三,利用市场机制,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既要利用价值规律的事后调节作用,更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进行事前的计划调节。要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缩小统一作价的范围,扩大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范围。第四,以城市为中心建立合理的商品流通网络。第五,推行商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充分发挥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益。第六,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促进商业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
代表们还就批发体制改革和工业品贸易中心、零售商业体制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粮食商业体制改革、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工商行政管理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苏学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