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在“象园”里——访泰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25
第8版()
专栏:

在“象园”里
——访泰杂记
季音
在泰国北部古城清迈访问的时候,那里的泰国朋友送了我一只用当地著名的柚木雕制成的小象。小象的皮肤是古铜色的,两只洁白的象牙向上翘着,一副憨厚而可爱的模样。这只小象现在放在我的书架上,给我的斗室带来了暹罗湾的一片明媚阳光。
在泰国到处可以看到象——在工艺品商店里,在街头的建筑物上,以至在各种印刷品上。开始我不甚理解,何以泰国人这样喜爱这个动物世界里的庞然大物?1月20日,泰国朋友带我们来到离清迈不远的麦林县,参观了这里的一个“象园”,我才开始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象园”是一对年轻夫妇专为旅游者创办的,设立在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山林里。走上山坡,眼前出现了一条湍急的山溪,大约有七八只象正在溪水里嬉戏。穿着红坎肩骑在象背上的小伙子,不断地打起一桶桶的水,给象“冲凉”。这是劳动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不一会,主人领着六只象,迈着绅士步,来到一块林间空地上,开始给周围一大群好奇的游客献技。五只象从山坡那一边,轮番拖来一根又一根又粗又长的木头。留在场上的一只大象,负责整理和堆垛。它一会儿用长鼻子,一会儿用前腿,甚至跪在地上,用肩把一根根的木头拱上去,码得整整齐齐。看来劳动是不轻松的,这些直径都在一尺左右的长木料,每根少说也有百余斤重。几只象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动作虽不利索,但却毫不停息,更不后退,整个劳动进行得有条不紊。不到一小时,空场上出现了一个比人工操作毫不逊色的木垛。
象,不仅担负着运输各种物资的任务,还是山林主人的交通工具哩,不信,你来试一试吧。这就是“象园”的第二个节目。游人们一个个轮流骑在象背上绕着山坡转悠,山林里腾起不绝的笑声。我坐在宽厚的象背上,看着这匹看来似乎笨拙的坐骑,灵巧地跨过一道道沟洼,用长鼻子撩开挡路的树枝,走完一段长长的狭窄的山间小路,最后稳稳当当地把我送到了一个平台上。
眼前的情景,不由使我想到:这群诚实地对待劳动,看来笨拙实则聪颖的象,不正是千百年来在湄南河两岸辛勤地开拓生活的泰国劳动人民的形象么?
这天下午,我在参观清迈王室行宫的时候,在墙上看到了一幅引人注目的画。画的是十六世纪末泰国人与外来侵略者浴血战斗的历史。画面上的象全然一个勇猛的斗士,它载着主人,奋起四蹄冲向敌阵,使侵略者狼狈溃败。原来,象,既有勤奋地对待劳动的好品格,还有一副不屈服于强敌的硬骨头呢。
泰国人爱象,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