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草木七品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2-26
第2版()
专栏:

“草木七品官”
本报记者 段存章
在山西省右玉县,四十七岁的县长姚焕斗,被人称为“草木七品官”。他刚上任,便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大声疾呼,为草鸣不平:
“我们过去对种草缺乏应有的认识,什么‘斩草除根’,什么‘清除杂草’……这是不公正的。右玉要从两眼只盯着人均八亩粮田,转变为看到人均三十亩可利用土地,使全县出现一个家家都有草地,户户都养牲畜的新局面”。
从此,一件件“草状”摆到这位县长面前,他果断地“审理”。
——威远苗圃利用林间地种草,上边来了检查团,有人信口说道,树中长草不美观,就开犁刈除一百二十亩。县长得知此事,马上赶到现场制止,严加批评。
——农民杨四旦带领五个儿子在荒山上搞林草间作,养了八头牛,“红眼病”的人散布流言蜚语讽刺他。县长登门去看望,并和他全家合影留念。
记者到右玉采访这位县长,他见面三句话不离草,还领着记者到处看草。在威远苗圃,千亩沙打旺、苜蓿散发着香味。这里原是不毛之地,1982年秋动工,干了三个冬春,使黄沙滩变成草园。在县畜牧局草原站四十亩草圃里培育着三十多个优良草种。一个个小白牌子上写着:新疆沙湾、吉林老芒麦、秘鲁苜蓿、法国菠菜,等等。
九万人口的右玉县,1982年全县种草二万亩,1983年增至三万亩,1984年达到二十万亩,是一个奇迹。这里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北部,与内蒙古毗邻,是阻止风沙向前侵蚀的前沿阵地。1983年11月新班子刚成立,姚焕斗主持县长办公会,决定拿出四十万元购买草籽,占当时全县机动财力的80%,干部家属宿舍、县城影剧院、机关小汽车的修建、购置,一律暂缓,为种草让路。
在县长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优良牧草栽培技术》等书刊。他正在著书立说——编写《右玉牧草栽培技术》。冬天,他利用暖气在办公室里育苗,他还协同县有关部门到海拔一千四百米的瘠薄土坡上试种二十亩、五十多种草籽。
姚焕斗成了种草内行。他与记者谈草一直到深夜:“我们这里最怕风沙、干旱。年降雨量本来就少,如何把天降之水蓄起来,存入土壤中,见效最快的办法是种草。‘草种多了,就可以积存雨水,对改良土壤大有益处。种一亩红豆草,等于施有机肥三十二斤,氮肥八斤,磷肥六斤,钾肥六斤。种草还能促进生态平衡。草的身价实应提高!当然要种好草,必须坚持高标准,象种粮食那样种草”。姚焕斗甚至连哪个地方的草,播种在哪年哪月哪日都记得一清二楚。他笑着说:“记草生日比记人生日还重要。”可不,他自己的生日往往过了才想起来。
当记者问起右玉县的前程时,这位县长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翻番靠十六个字: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稍停,他又补充道:“我县人工种草的总目标是八十万亩,到1988年人均达到十亩草山、二十亩林、一头大牲畜、二只羊,收入超过五百元,农业产值实现第二个翻番,建设一个林茂草盛,畜多粮丰,五业兴旺,高效生态的新右玉!”
姚焕斗这个县长,真是名不虚传的“草木七品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