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天津铁路管理局试行工时定额查定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4-20
第2版()
专栏:

  天津铁路管理局试行工时定额查定的经验
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天津铁路管理局局长 郭洪涛
“如何查定工时定额”这一问题,在苏联已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先进的工业管理制度,但对于我们却是一个新的问题,是一个“摸不着底”的问题。天津铁路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一九五○年二月,在南口机厂就开始试行,接着丰台机务段于同年六月、天津检车段于同年十一月,先后开始试行。当时训练出查定工时人员一百零八人,组成工作组,分赴三地进行工作。大部行政干部和工人,对这一工作抱欢迎的态度,但也有少数干部怕麻烦。有的干部觉得他们的工作已较国民党时代好得多了,现在的工时已经够紧了,再查定是多余的事。甚至某些高级领导干部,对于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而在中途把查定工时的干部调走。有的领导干部对此不闻不问,任其自流。经过了反复地教育,特别是经过了查定工时的事实教育,使广大干部懂得了这是管好人民铁路的一个主要环节,结果创造了推广这一工作的有利条件。兹将这三个单位的主要经验分述如后。
工作日工时查定的调查研究
南口机厂锻工所查定工时人员刘凤翰,在一九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查定掌钳工张振国一天的工作日工时。张振国用一吨汽锤,一盘烘炉,一套模型和六把钳子,一天内锻制了四个机车汽缸十字头销母,一个脚蹬板架和一个逆转机鞲鞴押盖。张从下午五时上工,夜一时下工,共用了四百八十分钟。其工时消费情况如次:
(一)生产时间共分四项:一、手动生产时间一四分,二、机动生产时间三分,三、机手动生产时间五二点五分,四、辅助生产时间(如划线,上落活,量尺寸等)一九分。上述四项生产时间合计八八点五分,占生产时间的百分之一八点四四。
(二)浪费的生产时间分两种:一是因工人的过失所浪费的生产时间,例如做返工活,及生产中不必要的多余操作所浪费的生产时间;二是因工厂责任所浪费的生产时间,例如找工具、材料等所浪费的时间。张振国是一个先进生产者,没有前一项的浪费时间。但因工厂组织过失造成的后一项浪费时间,计一六分,占生产时间的百分之三点三三。
(三)中断时间三○二点五分,占一天工时的百分之六三点○二。其中因生产程序需要而中断的时间,例如等候煤铁、前后两种工作交替等待时间等,需时一七一点五分,占百分之三五点七三。因组织和设备造成的中断时间,例如等汽锤、等电、等料、等工作指示、占用生产时间开会等,需时一二三分,占百分之二五点六二。工人本人造成的中断时间分两种:一是必需的中断时间,也就是法定的中断时间,例如大小便、喝水、吸烟和一定的休息时间;二是工人浪费的中断时间,例如迟到、早退、闲谈、遛跶,及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等事项所浪费的时间。因张本人系先进生产者,没有后一项浪费的中断时间。而前一项必需的中断时间,也仅有八分钟,占百分之一点六七。
(四)准备与结束时间。工作日的准备与结束时间,如更换工作服、布置工作地点、准备机具、培烘炉、脱换工作服、收拾机具、清扫工作地点等,共需时一七分,占百分之三点五四。单件工作的准备与结束时间,如领活、领料、领专用工具、看图样、量尺寸等,共需时五六分,占百分之二点六七。以上共计七三分,占百分之一五点二。
经过了个人工作日工时的查定,就可以看出那些工时是需要的,而且是应该尽可能延长的(如生产时间);那些工时是浪费的,应该消灭的(如浪费的生产时间和浪费的中断时间);那些工时是需要的,但是应该尽可能减少的(如准备与结束时间,因生产程序造成的中断时间和个人需要的中断时间等);那些工时是应当减少或者可以消灭的(如因组织和设备造成的中断时间)。
(一)在这次查定张振国的工作日工时过程中,看出生产时间的浪费,主要是由于工厂的责任所造成的。这方面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因工具不够用,或工具陈列混乱,或工具不修理,以致找工具多费了时间,或找来工具不合用,或要用时间去修理。二是材料的计划和准备不足,既不分类,陈列又很混乱,常须现用现领。厂方针对着上述缺点,当即予以改进。首先,实行工具负责制,准备了足够的良好的工具,并分类编号,陈列在工具架上。例如:仅模型一项,过去只有十二个,现在增置到一百四十一个。其次,实行了材料负责制,按生产计划领料,材料分类编号陈列,工人领料实行“小票制”。
(二)在这次查定张振国的工作日工时过程中,也看出因生产操作不良,及因组织和设备不良造成的中断时间,是很大的浪费。例如,使用烘炉无组织;用煤末培炉,既浪费工时,又容易塌炉;汽锤数目既不够用,使用时又无组织,小活用大汽锤,大活用小汽锤,又未分组包用汽锤,造成等汽锤的严重浪费。为了改正这种缺点,采取了如下的两种办法:一是用耐火砖代替煤末培炉,并实行分组包炉制。这样,既节省了培炉的时间,每组工人又可同时用两盘炉烧铁,节省了等候烧铁的时间。此项时间,由过去的一七一点五分,减至现在的一三一点五分,减少了四十分钟。二是增设了一台汽锤,并实行分组包锤制,规定大活用大锤,小活用小锤,这样就由过去的一二三分减至现在的九点五分,减少了一一三点五分。两项共计节省工时一五三点五分。
(三)一天工作的准备和结束时间,由以前的十七分减至现在的一○分。单件工作的准备和结束时间,由以前的五六分减少到现在的三六分,两项共计减少二七分。
由于采取了上述改进的办法,生产时间由以前的八八点五分,增加到现在的二九三分,增加了二○四点五分,共计达到以前的百分之三五三点三。
实行上述改进办法后,在今年三月二十日,仍由刘凤翰查定张振国一天的工作日工时。张用一吨汽锤,两盘烘炉(原来是一盘烘炉),一套模型和六把钳子,一天内却锻制了二十四个机车汽缸十字销母,为以前的六倍;三个脚蹬板架,为以前的三倍;七个逆转机鞲鞴押盖,为以前的七倍。在生产效能上(以工时计算)提高了百分之二九○点七。
由于工人的生产增加了,天津铁路局实行了超额奖励制,锻工所试行了计件工资制,因此,工人的工资增加了。张振国在今年一月,就超过了九十七薪分,这说明计件工资不仅增加了公家收入,而且改善了工人生活。再加上安全卫生工作的改善:例如工厂开天窗、加烟筒、改善诊疗所等;再加上工人觉悟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作业方法的改进:例如一个人用两盘烘炉的穿插流水作业法;上下两班的接续作业法,即上班的未完活,下班的接着做;汽锤和手锤配合使用的配合作业法等。这样,就推进了工作的进步和效能的提高。
丰台机务段由查定工时人员田紫荆等二十一人,查定甲检乙组张维荣等二十一人的工作日工时,也看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查定张维荣甲检组工作日工时中,看出浪费生产时间的原因之一,是由工人的过失所造成的,包括某些工人违反技术作业规程所造成的返工活,手工代替机器活及不善于使用专用工具造成的工时浪费。为了消灭因工人过失所造成的浪费,应当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消灭返工活,并教育工人善于使用工具。
(二)因组织和设备不良,造成很大的中断时间的浪费。例如:因工具不够用,造成等工具的中断时间;因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等领材料的中断时间;因生产时间开会、宣誓、读公约、点名、传达上级指示和学习,造成许多中断时间;特别由于机器不够用和机器房生产组织上的缺点,造成严重地中断时间的浪费。
为了减少或消灭等工具的中断时间,必须增添必要的足够的工具。为了消灭等材料的中断时间,应由工长协同甲检组长和司机长,在每甲检一台机车时,开具每日所需的用料单,交给材料室,保证及时供料。为了减少或消灭占用生产时间开会、宣誓、读公约、点名、传达上级指示和学习造成的中断时间,规定每周只准占用半小时传达上级的重要指示,其余均采取布告和上下班广播传达的方式;学习应在业余进行;不得占用生产时间;一般工人开会,一律不得占用生产时间;各团体担任工作的负责人有必要时,按工会法规定,每月不得超过两天;废止点名制,实行挂牌制;宣誓、读公约平日一律取消,只要有必要时适当进行。为了减少或消灭等机床旋活的中断时间,应增添必要的机床,修理老的机床,增添工人,旋床必要与可能时改为三班轮流生产制;由工长负责把大活交给大床旋,小活交给小床旋。
(三)在查定张维荣甲检组工作日工时中,看出工人法定的中断时间是不多的,但因开工晚、收工早、闲遛、闲谈及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所浪费的中断时间,竟占全部生产时间的百分之三点八二。为了消灭此项工人浪费的中断时间,行政应协同党、工会、青年团进行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地执行劳动纪律。
(四)在查定张维荣甲检组工作日的工时中,看出准备与结束时间还太长。例如,走行部五个人,在四天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准备与结束时间为:准备工具、清扫工具、准备工作地点、交换使用工具和零星修理工具等,竟重复一百三十八次,用了三七一分钟。其原因也是工具放置紊乱,工具质量不良,浪费了工时。经改进后,全组的这项时间已大为减少。为了缩减这个时间,就也需要设置工具架,增添工具桶,和增添足够的工具。经过这些改进后,估计可节省工时四千六百二十分,占全部生产工时的百分之十点三九强。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工作日工时查定的目的,在于反映出一幅工时消费的图画,找出存在着的工时的浪费和损失,经过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工时消费,消灭工时浪费和损失的办法。工时的消费分为下列数项:一是生产时间,包括基本生产时间和辅助生产时间在内。基本生产时间,又分为机动的,手动的,和机手并动的三种,这种时间越多越好。二是浪费的生产时间,包括因工厂造成的和因工人造成的两种。经过改进以后,这种时间是可能全部节省下来的,如返工活、找工具、找材料等所用的时间。三是中断时间,包括因工厂造成的和因工人造成的两种中断时间。因工厂造成的中断时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因生产程序造成的中断时间,这是必需的。如锻工所烘炉等候烧铁的中断时间,如果组织的很好,那就是必需的中断时间;另一种是因工厂的组织和设备造成的中断时间,其中又有必需的和浪费的两种中断时间。如汽锤、工具、机床虽然够用,组织的一般也很好,但因各段均为修配厂,各种修配品损坏的程度不同,因此,工作时多时少,必然会造成中断时间,这种中断时间是不可免的。如因汽锤、工具、机床虽然够用,但因组织不良所造成的中断时间,就是一种浪费。其次是工人造成的中断时间,其中又有必要的和浪费的两种,如工人大小便、喝水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就是必要的中断时间,或法定的中断时间;但如迟到、早退、闲遛、闲谈和其他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中断时间,就是浪费的中断时间。准备和结束时间,包括一天的和单件的两种准备和结束时间。如准备一天工作的地点、工具、材料和更换工作服等,及一天完工后收拾工作地点、机床工具、材料和脱工作服等,就是一天的准备和结束时间。为一件工作进行上述各项的准备和结束时间,就是单件的准备和结束时间。
查定工作日工时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工作的工时调查,这是调查一个人每天四百八十分钟的工时消费情况,例如对于南口机厂锻工所先进工作者张振国的工作日工时的调查。另一种是生产组的工时调查,这是调查一个生产组一天或一天以上工作日工时的消费情况,例如对于丰台张维荣机车甲检组工作日工时的调查。个人的工时调查比生产组工时的调查要准确些。制定标准工时时,应以个人工作日工时的调查为根据,以生产组工作日工时的调查为参考。此外,车辆的各种检修、以及行车调车作业等,虽然查定工作比较繁难,但也必须进行这种工作,才能制定准确的生产品工时定额。
调查工作日工时时,必须走群众路线,要启发工人主人翁的感觉,依靠工人自觉地进行查定工时工作,把这种工作变成群众运动。如果只是领导者去查定工人的工时,而不注意发动群众,就很难查出正确的标准。查定工时时,应采取公私兼顾政策,把工人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完全结合起来,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关怀与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并实行生产奖励制,推行八级工资制,进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计件工资制。应该以内行查内行。查定工时人员如果是外行,一定看不出问题。被查的人应该是先进生产者,以便研究和推广他的经验,当然,为了和先进生产者比较,有时也需要查比较落后的工人,以便改进他们的工作。此外,还应查定代表性最广泛的典型,如查定张振国和张维荣组时,全厂的设备情况、生产组织、材料供应、劳动组织、安全卫生设备、工人生产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问题,都反映出来了。
在查定工时中,应使观察、计算、分析、研究、总结、改进相结合,一面观察,一面计算、分析、研究、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建议有关方面执行。为了慎重起见,应将改进后的工时消费定额,先行试验,行之有效后再作定案。
工作日工时的查定,揭发了工时浪费主要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好造成的,此次查定工作日工时,主要地是暴露了这方面的缺点,这方面的缺点造成的工时浪费是最大的,在目前是必须改进,也有可能加以改进的。
在查定工作日工时的过程中,不仅暴露各单位的缺点,而且也暴露了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单位的缺点。例如,查定丰台机务段工作日工时时,就暴露了运输部门缺乏调度计划,影响到机务段生产计划的缺点。机厂车辆不能按时出厂,也影响到机务段的检修工作。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必须改进全局的工作。也只有各方面都配合得好,才能真正提高每个单位的工作。
生产品工时查定的调查研究
丰台机务段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十日,由查定工时组田紫荆等二十一人,查定甲检包修组陈占磨等二十一人甲检冖丂1一九二七号机车。
根据铁道部定的甲检作业范围,这台机车要检修锅炉、烟室附属品、蒸汽、车架、机械、煤水车,制动、给油器、压力表、电机、木工等十一部(木工未查,因工作零碎,共报工时四二○分)。查定结果,总计生产时间三万四千四百十五分,折合五百七十三点五小时;准备与结束时间二千七百三十四分,折合四十五点六小时;法定中断时间三千一百四十四点五分,折合五十二点四小时;合计四万零二百九十三点五分,折合六百七十一点五小时。较铁道部定的甲检工时一千二百二十小时,少五百四十八点五小时。
天津检车段于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日,由查定工时人员李士敬等七人,查定货车甲检组邢生荣等七人所甲检的X—型五三二六○号货车。
这台货车是用横作业的方法来检修的。所谓横作业的方法,就是将一台甲检货车分作四个作业部分,由四个包修组同时进行作业。这种新的横作业法,比旧的五人一组甲检一台,或九人一组甲检两台,只集体包工,不分组包修,不专业化的作业方法,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这种生产品工时的查定,是在工作日工时查定以后进行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合理使用工作日工时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品工时的查定。因此,这种生产品工时,就是消灭浪费工时以后的实际需要工时。
查定生产品工时的办法是:按现场工人的劳动组织,配备与工作者数目相同的查定工时人员,从工人开始作业起,纪录全部生产过程的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
甲检直接工时按作业范围分为制动部、连结部、车体部、台车部四项,合计一千零三十二点零二分,折合十七点二小时。此外每项都有领料时间,计制动部七分,连结部七分,车体部三十六分,台车部四十分,计九十分。此项工作应由运搬工去做,由工匠代替,是不合理的,应当改进。
甲检组配件工时,按作业范围分为木工、铁工、?工、油漆工、白铁工、旋床工、钳工、熔接工、制动工、轮弹簧工。以上十项合计七百七十一点八四分,折合十二点八六小时。
甲检直接、间接全部工时,共一千八百零三点八六分,折合三十点零六小时。
生产品工时查定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全部工作日各类工时消费的情形,找出工时损失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新的各类工时消费标准。至于测定生产品工时的目的,就在于按照全部生产过程的各个作业范围,查定其所需要的时间。所以必须先有工作日工时的查定,克服了浪费的工时,然后再进行生产品工时的查定,这样查出的生产品工时,才是可靠的,才可拿这种查定的工时为根据,制定生产品所需的标准工时,这就是工时定额。同样地,也可依此为根据,制定一定时间内的一定产量,这就是产品定额。
查定生产品工时之前,必须先了解全部生产过程和作业范围,根据每一个作业范围逐一查定工时。必须充分地利用先进工作者的经验和先进的作业方法,普遍地推广起来。
在查定了生产品工时定额之后,就可依此为根据,参照以往的统计和铁道部定的工时定额标准,制定标准的生产品工时定额。这种标准工时定额,是介乎先进生产者所达到的新纪录与目前自然存在的工时标准之间,而为一般职工在正常的积极工作条件下,都能达到的标准。换句话说:制定的标准工时,就是中等偏高的标准。应当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工人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其中有一部分工人应当超过这个标准,只有少数工人或因技术较差,或因积极性不够,才落后于这个标准。但只要他们能够积极生产,提高技术,都可争取达到这个标准。根据这个原则制定的标准工时,就能够得到全体工人的拥护,而且先进的工人也可带动少数落后工人赶上这个标准。南口机厂锻工所的工时定额标准,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工人都能达到,这个工时定额标准是正确的。铸工所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工人才能达到,这个标准便是错误的,应当加以改正。制定了正确的标准工时之后,必须要交给有关的职工酝酿讨论,并由工厂管理委员会通过后,呈报上级批准试行,行之有效再正式实行。工时标准确定之后,经过超额奖励,刺激工时标准达到一定水平,再结合实行八级工资制,即可有步骤地、有计划地推行计件工资制。
两套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产生两种结果
现行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有两套:一套是凭过去经验,凭以往统计制定的工时标准。这种工时定额标准,是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是落后于工人实际的生产标准的。在我们没有摸到科学的查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之前,这种定额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把它的积极作用绝对化就错了。现在仍有不少的人,借口工人不愿接受查定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贪图省事,墨守那种靠经验统计制定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则是保守的,阻碍工作前进的。另一套则是以工作日工时查定和生产品工时查定相结合来制定的工时定额管理,这种工时定额标准,是用观察的方法,把现在实际的工作工时查定出来,并揭发工时浪费的原因,指出改正的办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查定出来的生产品工时,就比较可靠得多了。只要向干部和工人讲清楚这种进步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的好处,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私两利政策,工人一定是欢迎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两种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加以区别,坚决地以查定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代替经验统计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先以天津检车段为例来看两种方法的结果:一种是根据以往经验统计所制定的工时定额标准。如货车甲检工时,铁道部规定为六十五小时,从一九五○年五月至十一月,天津检车段平均每辆实际需要工时五十三点七小时。从一九五○年一月十五日起至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止,共查定甲检货车二十七辆,平均实际每辆货车需要工时三十五点七小时。拿查定的三十五点七小时来比部定的六十五小时则少二十九点三小时,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五。如果和该段经验统计工时五十三点七小时比较,还少十八小时,减少百分之三十三点五。以全段同一生产任务为例,按照经验统计工时定额的定员,共七百九十七名。按照查定的工时定额定员,则为六百九十六名,两者相差一百零一名。如果生产组织改善了,还可抽出一部分人来。就以一零一人,每人每月以平均工资支出为四十一万三千八百八十一元计算,那么,全年节省支出合计近五亿元。
再以南口机厂为例,来看两种结果:锻工所锻制每吨铁料配件,平均所需工时为五百三十六小时,经过一九五○年二月查定以后,实际平均所需工时为四百小时。两者相差一百三十六小时,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五。以锻工所的定员来说,如生产任务不变,按照经验统计工时定额的定员为六十八点八人,现在按照查定的工时定额定员,则为五十人,减少了十八点八人,占原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七。以全机厂直接生产的技术工人定员来说,按照经验统计工时定额的定员为七百八十七人,现在按照查定工时的定额来定员,则为五百六十二人,两者相差二百二十五人。实行新的定额定员后,节约数目也很惊人。
这样,很显然地看出:经验统计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是一种落后的陈旧的管理制度,这种定额所根据的那些经验统计工时,确实也是过去所用的劳动工时。但是,其中除了必须的劳动工时外,还包括着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可能改进但尚未改进所浪费了的工时。同样地也可看出查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的进步的管理制度,这种定额所根据的工时,是经过具体查定,把那些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可能改进的缺点,加以改进;把可能消灭和减少工时的浪费,加以减少和消灭。因此,根据查定的工时所制定的工时定额是可靠的。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现在已经摸到了工时定额查定的管理制度,就必须以这种科学的进步的管理制度,代替经验统计工时定额的那种落后的陈旧的管理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