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飞吧,雏鹰——记新疆哈萨克族建筑设计师波拉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02
第4版()
专栏:

飞吧,雏鹰
——记新疆哈萨克族建筑设计师波拉提
丁文
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目不转睛地瞅着父亲制作毡房骨架。横七竖八的条木,在父亲的手下,被修饰得整整齐齐,然后,一根根拼结成精致的圆形篱笆,围墙上留着门框,顶上留着天窗。只要周围和顶上盖上羊毛毡,就是一顶哈萨克族牧民喜爱的、可以四季游牧的活动毡房。这种精巧的毡房骨架,在哈萨克族中只有手艺高明的能工巧匠才能制做。
“爸爸多么能干呀!”男孩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悄声细气地说:“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学你盖房子。”
父亲抚摸着孩子的头,亲昵地鼓励他说:“哈萨克有句格言,‘雄鹰矫健的翅膀是练出来的’。如今是新社会,你长大了只要肯学习,一定会比爸爸有本事。”
这个男孩名叫波拉提,今年已经三十四岁。如今,他已实现了童年时代盖房子的愿望,不过,他设计的已不是父亲制做的活动毡房,而是现代化的建筑。他已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有的哈萨克族一名建筑设计师。
1973年,波拉提被选送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习。大学里,有指点航程的老师,有切磋琢磨的汉族同学,有丰富的书籍,这一切打开了波拉提的眼界,他十分珍惜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尽管他非常怀念那年迈慈祥的父亲、芳香的牧草、遍地的野花、醉人的马奶、悠扬的冬不拉琴声……可是他为了珍惜那学习的时间,坚持在大学里度过了全部寒暑假。
毕业了,他被分配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计委建筑设计室工作。一到工作岗位,他就拜周围的汉族工程技术人员为师,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借阅他们积累的资料,很快适应了工作的需要。一些老工程师发现波拉提勤奋肯钻、反映灵敏、思路清晰,便将一些设计任务放手地交给他。
伊犁河畔,有一座美观大方的中波转播台,就是波拉提独挡一面设计的。行家们称赞这座建筑在某些方面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手法,采光、通风、机器散热的条件,都有了创新,造价又是同类建筑中最低的一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厅专门组织了四个地区筹建中波转播台的同志前来这里学习取经。
伊犁酒厂是驰名全疆的酒厂,它生产的伊犁特曲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这个酒厂目前使用的酿酒车间,也是波拉提单独设计的。由于这一设计经济合理,伊犁河谷的一些县、市,已经采用这一图纸新建起十座酿酒车间。
波拉提和其他建筑设计师联合设计的建筑物,也已在伊犁街头高高耸起。为此,1981年波拉提已被评为助理工程师。
1981年11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只有两名少数民族代表,一位是朝鲜族,一位便是年轻的波拉提。他仪表文雅,略带羞涩地走上了讲台,用流畅的汉语宣读了自己潜心研究的成果《畜牧区的房屋规划和畜舍建设》的论文,与会的专家学者无不为兄弟民族的新一代登上全国性学术讲台而热烈鼓掌。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想飞就得有翅膀,想学就得有毅力”。波拉提是个有毅力的人,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他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汉文、维吾尔文、英文,并获得了初级世界语函授学校的结业证。几年来,他已将六十三万字的汉文建筑科技资料和书籍,翻译成哈萨克文和维吾尔文,其中包括《建筑力学》、《静力学》和《砖石结构》等建工学校的教材。他还用哈萨克文和汉文撰写了九篇有关建筑方面的文章,分别刊登在内地和新疆少数民族的报刊上。
波拉提的知识和才能在伊犁一带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些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建筑学校和单位,竞相聘请波拉提担任兼职教师。波拉提欣然接受了这些任务,他认为知识是属于人民的,帮助当地的少数民族提高建筑水平,是自己的责任。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听课对象,精心备课,以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波拉提讲课时,大多用维吾尔语,深受学生称赞。就连一些具有二十年左右工龄的维吾尔族技术员和施工员也非常爱听波拉提讲课。每当他们谈起波拉提时,总是喜形于色地说:“别看他还是个年轻的巴郎(小伙子),可真有点本事,我们少数民族建筑队伍中,最好能有更多的波拉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