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巴黎观鸽随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03
第7版()
专栏:域外散记

巴黎观鸽随想
王文生
我十分喜爱巴黎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鸽群,备加赞赏巴黎人那种爱护鸽子的精神。
香舍丽榭大街堪称世界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它那宽阔笔直的街道,充斥着拥挤不堪的汽车;行人道上布满摩肩接踵的人群;大街两旁的咖啡亭里,播送出狂歌乱舞的乐曲;高大的建筑物上,霓虹灯长夜不灭地变换着色彩。然而,就在这充满紧张节奏的大街上,你会看到成群的鸽子。它们或自由自在地漫步街头,或伫立街旁铁栏上观赏着人们的来去匆匆。这些鸽子使你在紧张的气氛中感到悠闲,在一片声光热电的世界中呼吸到自然的气息。
巴黎的鸽子无处不在。它们不仅点缀着巴黎的美景,而且给人以美好的联想。我不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但却是巴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怪不得它们在作家的笔下和画家的画幅上总是被赞颂的对象,被看成是和平的象征。然而巴黎鸽子之所以得到生存和繁荣,之所以能这样和人们亲近,还应该归功于巴黎人爱鸽的传统。我在巴黎的每个地方,都感到人们爱护鸽子的善意,从未发现伤害鸽子的行为。而最动人的人鸽交融的情景,则是我在公园里见到的。
巴黎的公园,可说是鸽子的天国。那里的林荫道上,青草地里,清水塘边,到处聚集着成群的鸽子。它们甚至就在人们的脚旁、手上争食,给幽静的园林增添了和平的景色,尤其是给那些孤独的老年人以难以言喻的慰藉。在巴黎,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孑然独处的老人到公园里消磨他们漫长的永昼,而以饲养鸽子当作他们的日常课题。我就见过这样一位老人,他总是提着鼓鼓囊囊的袋子,拄着拐杖,定时来到公园,然后到一张固定的绿色木椅上坐下来。当他喘息未定的时候,成群的鸽子就飞到他的脚下来了。于是他顾不得休息,急急忙忙地从袋子里拿出一节长长的法国圆面包,放在地上,用脚和拐杖把它捣碎,让那群鸽子欢快地啄食。但是,在这挤进挤出的鸽群外,总有几只孤零零的鸽子在老远的地方踉跄行走而不敢挤进圈子里。我还未及发现其中的原因,老人却早就注意到了。他又从袋内取出一个铁盒,倒了几颗黄豆放在手心,然后走近这些鸽子,口里发出柔和的咕咕声,吃力地弯着腰,把手伸向它们,让它们轮番地跳到自己的手上就食。老人指给我看,那些跳到手上的鸽子都是缺腿少足的残废者。他指着铁盒告诉我:“这是我专为它们准备的。”我看看那些残废的鸽子,再看看那战兢兢的老人,顿时感到一种凉意:他们都是需要特别照顾的啊!但是,法国流行的风俗却是儿女成年以后很少关心垂老的父母,甚至有的老人死在公寓里也很久无人过问。一般老人心头大都有填不满的感情上的空虚,充斥着类似“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凄凉。这位老人也许是同病相怜才把感情寄托在这些残废鸽子上的吧。想到这里,我恍惚看到眼前这幅和谐的饲鸽图后的阴影,感到西方文明社会许多角落薄如纸张的人情。不管怎样,这群鸽子对老人是不可或缺的。要是没有这饲鸽活动,他的生命或许早已结束了。遐思片刻,我又回过头来看看老人,他已结束饲鸽的一课,正靠在椅背上闭目静听鸽子的咕咕声,沐浴在夕阳余辉里。直到暮色苍茫之际,他才积聚起回家的力量,重又站立起来。这时出现了一幕动人的景象:成群的鸽子陪着他一起踏上归途。好远好远,还看到他一头白发向左右频频摇动,似在顾盼送行的老友一般。他大概是在向每只鸽子郑重地许下明日的再会哩。
巴黎的鸽子,引起我如许的联想,也禁不住引起我想起故乡的鸟类。
在我们历史悠久的国家里,鸟类曾经是人们最亲近的朋友,是引起诗人无限灵感的源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在后来的诗词里,更少不了咏鸟的名句:“鸟鸣山更幽”、“淑气催黄鸟”、“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此等等,俯拾即是。极而言之,简直是“无鸟不成诗”了。然而在一段时间里,由于片面强调鸟类浪费粮食而忽视它们是虫类的天敌,一些人滥肆捕杀,鸟类的保护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我们的城市里,今天很少能听到鸟类的鸣叫了。
看到巴黎的鸽子,感受到人们爱鸽的传统,就自然地联想起祖国近年来兴起的爱鸟活动。我希望有更多的和平鸽在十里长安街、雄伟的天安门和祖国的万里长空到处自由自在地飞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