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新形势下的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06
第2版()
专栏:

新形势下的农民
本报记者 段心强
几年前,一说学习文件,好象只是干部们的事。至于农民,生产队长喊上几遍,好容易来了,常常是一坐下就打瞌睡。
如今情况大变。我这次在东北乡下,看见农民很注意学习党的文件,不但不打瞌睡,还直往文件里钻,一钻就懂,一懂就干,比以前灵活多了。黑龙江七台河市茄子区的几户农民,就灵活得令人敬佩。
瞄准市场需要
向阳村老猎人杨克忠,听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后,花钱买了十五只母狗,繁殖了几十只。并承包了一条山沟,作养狗场地,成为养狗专业户。
杨克忠已六十开外了,多半辈子出入山林,对飞禽走兽多少有点考究。这二年手脚不灵了,就在家里搞饲养业。他听了一号文件后,跑佳木斯,逛牡丹江,专看市场上缺啥。杨老头很快在市场上看出一条生财之道。他掰着指头粗算了一下,两个市有大小四十二家饭店贴出广告收狗。这使他想到自己的优势:训猎犬四十多年,管狗有方;养商品狗在当地是缺门,不愁狗肉没销路。从此,他开始买母狗,经营起养狗业来。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他又请来沈阳高级饭店退休的名厨师,在矿区办了狗肉馆。
受欢迎的农民粮店
在七台河市街道一端,开着一个生意兴隆的粮店。大米、白面,啥时要啥时有,人们感到很方便。经理是东发村叫都显文的农民。
不久前,都显文在人们的心目中,还仅仅是一个老实巴脚的庄稼汉。他四十多岁,没干过第二宗职业。今年的一号文件下达后,都显文一下子成了走南闯北的“生意精”。
原来,都显文不仅手勤,而且爱动脑子。他从报上看到不少地方卖粮难,便想到七台河的情况。这里是新矿区,光从关里来的临时工就不下十万人,好些人有钱没粮票,粮站没力量从外地调运议价粮,他们只有到农贸市场买高价粮。这使都显文产生了从外地贩卖粮食的打算。左邻右舍劝他说:“你没吃过活羊肉,没见过活羊走吗?前段时间贩卖粮食的都被工商局扣住啦!”都显文笑了笑说:“我有一号文件护身,还怕什么。要发展商品生产,就要中间有人出力,将产品推销出去。”大家觉得他说得在理。
都显文跑到安徽巢湖地区买来大米三百多吨,从河北买来白面一百多吨,建成门市部,经营起粮食来。由于服务周到,顾客盈门,生意越做越大。
填商品生产之空
在新立村,有一处精巧的住宅:一片青堂瓦舍,四圈花砖围墙,屋内养着扶桑、君子兰……这是运输专业户刘全华的家。
刘全华初中毕业后当农民,别看他不声不语,心里可有主意了。去年,他第一个买了客车。这回他学了一号文件,心想,总不能把钱捆起来当枕头。干什么好?他发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不少人靠煤吃煤,办起许多小煤窑。人们把地下的乌金挖了出来,堆成座座“金山”。金山顶个啥,关键是要运出去,变为商品。刘全华看准这一点,又买了辆解放牌汽车,专门为农民拉煤,按国家规定收费。这既为煤炭生产填了一点小空,也使自己增加收入,而且顾客很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