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发挥资源优势“有水快流” 左云县兴办乡镇煤矿致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09
第2版()
专栏:

发挥资源优势“有水快流”
左云县兴办乡镇煤矿致富
本报讯 记者刘允洲、通讯员高成焘、齐荫桐报道:昔日穷得出名的塞上高寒山区山西省左云县,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农民兴办乡镇煤矿,带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去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与1978年相比,都实现了翻番;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八百一十九元,跃居山西省富县之首。
左云县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限制农民挖煤炭,“守着金库讨饭吃”,直到1978年,还是“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这几年,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以发展煤炭生产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改变片面追求国营经济比重、统办地方国营煤矿的老路,开辟一条国营、民办并举,鼓励农民合作联营,大力兴办乡镇煤矿的新路,使煤炭生产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1984年同1978年比,全县乡镇煤矿由十五座增至四十一座,从业人员由二千五百多人增至九千九百多人,原煤总产量由八十七万三千吨增至四百二十四万吨。去年,乡镇煤矿为乡村增加的收入人均达二百四十元,上交国家税金九百九十五万元,出口煤炭为国家换取外汇三千六百多万美元。通过外运煤炭,还为全县增加运输收入七百多万元。
左云县兴办乡镇煤矿的主要方法是:依靠群众集资、多设矿点,鼓励乡村联营;走群众办矿、国家和地方投资搞基础设施的路子,逐步完善煤炭生产体系。乡镇煤矿建设周期短,规模小,生产成本低,管理灵活。建一个点,一般只用一年左右时间,有的仅几个月。在乡镇煤矿采用“滚雪球”方法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县按照乡镇自筹为主,地方财政补助为辅的原则,集中财力对重点联营矿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现已完成投产的十三座煤矿,采区回收率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全县乡镇煤矿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水平都有显著提高。1984年平均全员工效为每人每日二点六二吨,好于县营煤矿,吨煤成本九点一六元,又低于县营煤矿。县财政投资,加上国家投资和集体、个人筹资,购买运输工具,基本上满足了煤炭外运之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