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贡献全部的光和热——郑美亭在获得荣誉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10
第4版()
专栏:

贡献全部的光和热
——郑美亭在获得荣誉之后
山东省嘉祥县疃里乡农民郑美亭被人们誉为“光荣军属”、“英雄母亲”。去年7月28日人民日报介绍了她的事迹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济南军区、山东省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她“模范军属”称号;她光荣出席了全国“双拥”先进代表会,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在荣誉面前,郑美亭决心继续把光和热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去年,大儿子还在部队服役,她又把一年挣三千元钱的三儿子高秀文送到部队服役。在她的影响下,全村二十多户农民踊跃送子应征。她毫不吝惜地拿出自家的三千元钱,扶持村里九户困难户致富,帮助四十一户搞起糊制水泥袋的副业,这些户年平均收入一千二百多元。她还把各级组织赠送给她的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挂钟、茶具分送到村里敬老院、学校等单位。
疃里乡有一百多名复退残废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由于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缺经营能力,生活比较贫困,其中有的还靠国家的民政救济费过日子。为了让这些人也能走上富裕之道,郑美亭又酝酿办一个“拥军优抚服务公司”,得到县政府和乡里的大力支持。公司在南京军区有关部门、南京市科委和费孝通教授的帮助指导下,于去年9月底正式挂牌开张,郑美亭担任经理。为了收集信息,洽谈业务,她多次冒严寒、顶雨雪,去济南、徐州、南京等地。
这个公司以复退残废军人及军属为主体,下设海货产品批发零售门市部、食品加工厂、豆汁厂、汽车运输队、收购信息组和红麻收购站等机构。公司开张五个月来,已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职工每月可领取四十到六十元的基本工资,还包发全乡的优抚费。公司的兴办,国家不再支出优抚费;军人退伍回来有工作,在部队服役时家属有优抚,受到各方面的赞扬。扬庄村军属张仰富,因家庭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进了拥军优抚服务公司工作后,一月可净挣四五十元,家中的零用钱绰绰有余了。他写信给儿子,不要再为家中缺钱发愁、分心了,只管安心服役。战斗在云南边防前线的疃里乡战士高传华、张书贤,听说家中办起了拥军优抚服务公司,高兴地给家里亲人写信。他们表示,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勇敢杀敌,为军旗增辉,为国家增光,向家乡人民报捷。
本报通讯员 王爱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