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新追求 新招数 新作风——记宁夏几位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11
第4版()
专栏:

新追求 新招数 新作风
——记宁夏几位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
新华社记者 张锦
去年,宁夏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年多来,他们经受了改革、创新的锻炼,以新的作风、新的办法,带领群众前进。
吴宣文的新追求
三十八岁的吴宣文,去年1月担任了永宁县委书记。他走上领导岗位后,在工交、商业、教育、机关工作以及干部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全县经济建设取得了好成绩。去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19.7%,乡镇企业产值增长48.7%,农民每人平均收入四百二十三元,居全自治区先进行列。最近他在自治区召开的中青年干部经验交流座谈会上谈到,要完全改变地处西北一隅的永宁县的贫困面貌,必需“借梯子上高楼”,还说这是他的新追求。
吴宣文去年刚上任不久,就带领县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海、浙江等省市考察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寻找致富门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就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签订了食品加工、轻纺、服装、皮革、塑料、造纸、水泥和玻璃制品、铁合金等十五个行业的三十多个协作项目,其中十一个项目已建成投产,产值达九十二万多元,获利润十五万多元。在发展企业上,吴宣文鼓励国营、集体、联户、家庭四种形式竞争,并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支持。去年,县里拿出六十万元资金,二百万元贷款予以扶持,使全县企业很快发展到三千六百多个,其中个体工商户比1983年增加了90.4%。
曾纯的新招数
“一个弱书生,治厂还真有新招数哩!”这是银川橡胶厂干部、工人对去年6月上任的新厂长曾纯的赞誉。
银川橡胶厂是全国十六家重点轮胎厂之一,也是宁夏财政收入的“支柱”。去年,国家扩大指导性计划,缩小指令性计划,使这家工厂近三分之一的产品无销售合同,可是,上级还要求他们当年上交利润二千二百万元。这对于六十年代中期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橡胶专业的曾纯来说,担子是不轻的。然而,曾纯有他的新招数,那就是选贤任能。他按照任人唯贤的原则,选拔了几位精干的副厂长级干部。接着他又采取逐级推荐,党委审议的办法,任用了一大批勇于开拓的中层领导干部。同时免去了十二名中层干部的职务,安排他们做一般工作。厂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的特长,使他们有职有权。
曾纯选贤任能的新招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形成了智囊团。全厂上下献计献策,搞起了一条小胎生产线,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厂里先后派出十六批人员,分赴各省、自治区寻找用户,征求意见。去年,全厂提前一个月完成生产任务,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向国家上交利税达三千六百多万元,取得了建厂以来最好的经济效益。
尉茂河的新作风
塞上煤城石嘴山矿务局流传着一个故事:鲤鱼能跳“龙门”但却跳不进新上任的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尉茂河的家。
事情是这样:1983年秋天,中年干部尉茂河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就接二连三地和“鱼”有了联系。一次是有人摆了一桌鲤鱼酒宴,请尉茂河前往品尝。摆宴人意欲让尉茂河为其因流氓犯罪被抓的儿子说情。尉茂河严厉地批评了这种错误做法。另一次,一个按文件规定不能收回录用的人员,用竹筐送来二十多斤鲜鲤鱼,被尉茂河拒之门外。于是,鲤鱼难跳“尉家门”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尉茂河走上领导岗位一年多来,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给家里的人也提出要求:来人热情接待,送礼坚决不要。最近,组织上几次动员他搬到新建的楼房里去住,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住在家属区,和职工们的心会贴得更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