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17
第1版()
专栏:

走一步看一步
——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
本报记者 王楚
武汉市市长吴官正终于对蔬菜不犯愁了。
对蔬菜发愁,这是历任市长的一个心病。每当蔬菜遇上淡季,“淡则断”,居民必定要给市长打电话,“民可三日不食荤,不可一餐不吃菜”。蔬菜多了,“旺则烂”,武汉市1983年处理的废弃菜高达二亿斤,相当于九十辆四吨载重卡车一年的运输量,当年,政策性亏损超过一千万元。因而,在市府大院内有“当官不摸青(菜)”的经传。
是谁帮助吴官正市长卸下这一包袱呢?是农民,是成千上万个既是生产者又做了经营者的农民。他们从早到晚,推车、挑担、摆摊,自由出入市内的大大小小菜场。
“放开蔬菜市场,让农民进城”。好也好在这一步,难也难在这一步。
(一)
1984年7月13日下午,市府大楼小会议室内,蔬菜产供销等部门的负责人正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郊区农民为何不往国营菜场送菜?领导干部们各说不一。主持会议的吴官正市长不时掏出手绢,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半天没吭一声。
7月的武汉,酷热难当。蔬菜供应一进入“淡季”,国营菜场门庭冷冷清清,进菜量一落千丈。
“凡发现菜农往集市送菜,一担罚三十元,一板车罚一百元。”有的乡村把民兵都动员起来,手持武器,把住村口,堵塞要道。某个部门的同志无可奈何地汇报了他们收效甚微的“罚、连坐、堵”的防范措施。
“‘无缝钢管’样的竹叶菜,‘马鞭子’的苋菜,‘鼓眼睛’的豆角,卖不出去的‘老大粗’,菜农就往收购站、菜场送,‘早鲜嫩’的菜纷纷送到集贸市场。现在的菜农越来越不听话了。”说话的人颇有些愤愤然。
“国营菜场收不到菜,只能说我们的统购包销的经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郊区农村联产承包制后的形势,也满足不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蔬菜的需求。”市蔬菜产销办公室党组书记王新银发言,说,“尽管国营菜场蔬菜上市量一落千丈,但许多地段的蔬菜上市总量并没有减少。”
王新银同志从事蔬菜工作已多年了。他和同事们为解决武汉市吃菜难的问题,长年深入农村、菜场、居民家中,调查研究,先后曾搞出十二个改革方案,因各种原因,都未能得到实施。会上,他一一列举了现在蔬菜统购包销的管理体制自身很难克服的五个方面的弊端。最后,他对现行的蔬菜管理体制讲出了八个字:“不改不行,非改不可。”
三百多万人的城市在蔬菜淡季搞改革,难度不小。好心的领导同志捏了一把汗:“万一没有菜吃怎么办?蔬菜价格猛涨怎么办?菜场收入降低怎么办?……”
“让出阵地,让农民进城。”吴市长要拍板了。有人说,“没菜吃,老百姓一天要骂三次(三餐饭),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上述问题,老百姓不怪淡季要怪改革的。”未曾登舟,先要考虑落水之计。吴市长扬起的手,又轻轻放下,拿起茶杯,沉思了一会说:“请你们主管部门把方案再充实一下。对外先不说是改革,就说是因势利导。出了问题,随时收回。”
(二)
探索蔬菜计划体制、价格体制改革的第十三个方案在市政府通过了。五条改革措施:变统购包销为产销见面,对手成交;变独家经营为多渠道、多形式、多成分经营;变收购站为交易站;变分配制为采购制;菜场以菜为主,多种经营;变计划价格为浮动价格。五条改革措施突出一个“放”字。
的确,把三百万人的吃菜问题,放手交给价值规律支配,交给农民,行不行,谁也不敢打保票。为稳妥,市政府决定新措施从8月10日正式试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7月22日的长江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新措施,郊区农民奔走相告。有的乡村干部和农民敲锣打鼓,给交易站送匾,上门祝贺。23日,农商各方等不得了,自动提前执行。当日凌晨两点多钟,收购站灯火通明,不少菜农就把新鲜菜送到交易站。
新措施给市场带来了新气象。蔬菜上市赶早,质量鲜嫩。地处远郊的堪家矶乡的菜农,一改过去上午理菜,下午送菜的老做法,头天晚上把菜整好理顺,夜里两三点钟出发,早晨五点钟
就把菜送到交易站,让鲜菜赶上了早市。菜农过去送鲜菜是十余斤一捆,竹叶菜一两尺长;现在是半斤一把,竹叶菜只有五、六寸长。……群众高兴的说:“过去吃菜,一斤吃六丢四还不止,现在吃八丢二还不到,一洗一切就能下锅了,还是现在实惠。”
全市各家菜场纷纷派出采购员到田边、地头采购,对手成交。市内中心集市由七十二个猛增到一百一十二个。市内一百零八家菜场、流动菜点三百四十处,城乡接壤,星罗棋布的村办菜场、联营菜场,以及场外、点外、集外的分散交易,到处是菜,方便了群众。改革搞活了市场,购销两旺。
(三)
改革方案进行了二十多天,武汉市的气温高达三十八点九度。持续几天的季风把地里的白菜杆、豆角藤都吹干了。菜农们冒着酷暑,每天都要浇一次水。高温、季风,对蔬菜改革进行了一次考验。
市场的变化比气温的变化还快。蔬菜一日三变,随行就市,菜价看涨。国营市场的小白菜由过去牌价五分钱一斤涨到一角八分;豆角由一角涨到二角八分,集市上涨到三角五分;个别缺俏品种价格更是昂贵……
吴官正市长办公室的电话格外忙,居民纷纷打电话,质问、批评。
市人大代表的“情况反映”,一件件交到吴官正的手上。
菜价的上涨,一时成为全市干部、群众议论的中心。
吴官正白天跑菜场、到郊区、走农户,晚上睡在办公室。天公为什么这么不作美呀?
8月20日,市府派出的调查组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蔬菜放开后的生产形势和市场供求状况,并提出,菜价上涨,正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吴市长心急如焚,但没有采取简单的行政命令,也没有宣布收回五条改革措施,而是召集蔬菜产供销各部门的领导,商量对策。
“组织菜农搞好秋播秋管,多种快生菜,以稳定大局。”管生产的同志提出了建议。
“动用政策性亏损专款,以国营菜场为阵地,采取高进低出,倒挂补贴,购进外省市的菜,迅速把菜价压下来。”市委一位领导讲了话。
有争论,有批评,有委屈,也有分析。但是,改革走出了第一步,就不能退回去,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一致的看法。
(四)
由于集市坚持对外开放,郊区和十三个邻县的农民纷纷涌到武汉市卖菜。1984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达到十亿八千万斤,比上年增产15%,前几年几乎绝迹的稀缺品种,也开始上市。菜农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四百三十九元,增加到六百二十二元。蔬菜市场开放后,菜价一度有所上升。以后随着蔬菜上市量增加,改善经营管理,出现了“菜多价降”的规律。菜价终于降了下来。据工商部门统计,1984年秋季十三个主要品种菜价,较之上年同期,持平三个,下降十个,其中下降幅度10%的占八个。
“老大粗,田头丢,早鲜嫩,城里运。”这是10月下旬武汉市蔬菜供应进入旺季时的写照。去年,1至6月份,全市烂菜七千万斤,政策亏损六百二十五万元;改革后的8至12月份,烂菜减少到一百六十八点六万斤,比上年同期减少82.3%,政策亏损降到一百九十万元。
武汉市在放开蔬菜市场的同时,猪肉市场也全部放开了。开始时也是价格略有上升,以后随着上市量的增加,价格日趋稳定,现在肉多、肉鲜,价钱公道,群众算算账,得出结论,还是放开好。
目前武汉市的改革并未止步。吴官正市长对记者说:“蔬菜问题,我们先走了一步,没有失去时机,是摸着石头过河。”武汉市在蔬菜放开搞活上,走一步,看一步,很有点开拓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