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京剧武戏亟待振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18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京剧武戏亟待振兴
郭永江
近年来,随着电影、电视剧中武打戏的崛起,京剧舞台上的武戏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了。有的武戏演员往往因技巧不熟练,开打时拖泥带水,速度上不去,或不敢近身,唯恐失手伤人,以致本应你死我活的紧张拚搏,变成了各霸舞台一角的个人表演,一方抬腿,居然能把五尺开外的对方踢成“抡背”,这种颇有“气功”特色的开打,当然谈不上炽烈火爆。应工武生的演不了《挑滑车》,应工武花脸的唱不了《火烧余洪》,应工武丑的不敢问津《打瓜园》者,确是大有人在,更不要说本来就冷门的武老旦了。京剧武戏的这种不景气,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翻开中国戏曲史即可看到,远在两千年以前,尚无完整戏曲形式时,已有表现军中竞技内容的“角抵戏”。明代中叶后,逐步形成舞台上一整套的武打表演程式。在几百年的演出实践中,京剧的武戏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表演艺术手段和经验,这些现在未能很好地继承下来,真是可惜。
造成目前京剧武戏不景气的原因很多,第一条就是演员的基本功差。演员缺功,技艺不精,当然就很难达到预想的艺术效果。如历演不衰的《三岔口》,几乎所有武生、武丑均视此为看家戏。“摸黑开打”在不亚于白昼的强光下进行,需要通过演员表演,在观众面前要展现暗中搏斗的情景。许多演员也能从体验出发,用茫然目光,表现“以耳代目”的神情,做出搜索的形体动作,把人们引入一片“黑暗”的意境。然而,却在蹬桌腿、翻折腰时,因缺乏既稳且准的技巧,于是心中犯疑,唯恐踩空,低头看好立足之地再起“范儿”、上桌腿,结果是破坏了自己辛辛苦苦所创造的环境,自然就影响了观众的审美感受。
行当不齐,也是造成京剧武戏不景气的原因之一。不少武戏演员不甘心配绿叶,奢望当红花,因此,以傍角为主的武花脸、摔打花脸、武丑等,很少有人愿学,也不愿演。甚至有些“武行”演员,也因唱不上“中间”的,就消极怠工,平时不练,上台对付。前不久,一位年届花甲的名家演戏,象这样的老先生演戏,周围有几个强“下串”,他可以卖“份”,开打时突出几招绝技,亮好几个相,在烘云托月下,表现出人物本领高强,即可赢得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但恰恰相反,配演者技巧、速度都差之一等,不但未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反而有扯腿之嫌。
也有另外情况,演员缺乏艺术修养,对剧本不探讨,对人物不理解,一味卖弄技巧,把观众引入莫名其妙的境地。有的演员演《挑滑车》时,因“坐骑”力衰、卧地不起,故有摔叉、拉马的动作,但为了表现自己的功力,连翻“倒扎虎”接摔叉,技巧很难,遗憾的是观众无法理解,不知高宠到底是在马上还是马下。
另外,京剧剧目的贫乏,也是造成京剧武戏不景气的因素之一。本来,京剧传统剧目中武戏很多,表现两国相争,战场厮杀的有长靠戏,表现双方争执、短兵相接的有短打戏。但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剧目,则屈指可数,少得可怜。确有一批独具特色的武打戏,在“大帽子”的重压下,被打入冷宫三十多年。如短打戏中的“八大拿”(实际何止八出戏),因其拿法不同,情节各异,打法也不一样,且不说它们的武打“挡子”,单说开打的兵刃,就足以引起人们的惊叹了。如濮天雕的巨齿飞帘夺、伍天虬的钉钉狼牙槊,至于万君兆的单刀拐、李七侯的大梢子、窦尔墩的护手钩就更不在话下了。近来,史学界已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权问题,做了新的评价,有关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澄清。这一类剧目应该给予新的加工整理后,搬上舞台。
京剧武戏不景气还有一个原因是,演员确有苦衷。目前在台上承担重任的中流砥柱,多为中青年,但他们家务繁重,收入微薄,生活清苦,既然运动员可以有营养补贴,对付出同样强劳动的武戏演员,也应给予一定照顾。这个问题虽经多方呼吁,至今仍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人们对京剧艺术的审美要求不尽相同,一般说,京剧爱好者,往往是听一出《二进宫》或《玉堂春》,则能充分满足艺术享受;更多观众喜欢的是情节曲折,做工繁重的本戏;而初始接触京剧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喜看武打戏。可见,提倡一下振兴京剧武戏,对进一步发展戏曲事业,是件极为有益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