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金石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19
第4版()
专栏:炎黄子孙

金石缘
本报记者 许伟 本报通讯员 慰祖 源琼
甲子三月,台北街头春日融融。此刻,王北岳正坐在书房,鉴赏一本香港友人寄来的印谱。印谱中,署名“韩天衡”篆刻的几枚印章引起了王北岳的兴趣。见韩印刀法精熟,根底深厚,加上刻意创造,变幻多姿,堪称罕世之作。
王北岳身为台湾书法篆刻协会秘书长,对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篆刻强人了如指掌,但尚未听说过韩天衡的名字。经打听方才知道,原来是位大陆的篆刻家。王北岳一生潜心治印,为人正直而处事谨慎,一向不愿涉及海峡两岸的瓜葛纠纷。此时此刻,一枚小小的印章,对王北岳产生了那么强烈的吸引力,他急然提笔,向香港友人一诉心曲。信云:
“韩天衡先生印,乃以盘搏为主,附以刀法崛奇,自然高古。二十年前弟亦用此法脱出师门。惜未能更立面貌。如韩氏者,印中豪杰耳。望得其一二印,乞兄代为求之。”
不久,一位香港篆刻家来大陆考察,受王北岳之托,期间专程到上海拜访韩天衡,求其赐印。这位香港篆刻家素知王北岳乃成名已久的篆刻大家,眼界极高,能得其垂青者,必为同辈的皓首艺匠。不料一见面,才知道韩天衡不过四十出头,他不仅精于篆刻,亦擅长作画书法,现为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
香港篆刻家婉转表达了王北岳的心愿。事有凑巧,韩天衡刚编写完一本《中国印学年谱》,其中就搜有王北岳等五十多位台湾篆刻家的印章及生平。韩天衡拜读过王北岳的印学著作,对老先生的印学造诣及在海外数十年致力推动发扬中华篆刻艺术的品行素来敬佩。听说王北岳有意于自己的篆刻,自然高兴,为王先生精心刻制了一方“北岳长寿”的花虫篆印。
数月后,这枚印章几经辗转,到了王北岳手中,老先生觅宝之喜的情形,可从他给香港友人的信中略知一二。他写道,有幸亲眼目睹韩印实物,更觉妙夺天工,精美绝伦,反复玩赏,赞叹无已。王北岳还阅读了韩天衡的一篇印学论文,感到作者对篆刻之道,不但精于刻,更博于学,文章旁征博引,将中国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的渊源论述得细致入微,提出了许多独到而有力的见解。
为了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韩天衡的篆刻艺术,王北岳在由他主编的“印林”杂志上,连续发表了韩天衡的八方印章。至此,王北岳犹觉心愿未了,在给香港友人的信中写道:韩天衡的印学造诣博大精深,却无缘与其人抵掌论印,此为余生之憾事。
王北岳的这番心愿,传到了韩天衡的耳中。他对笔者说,“我与王先生深有同感。为了编写《中国印学年谱》,我想方设法对台湾篆刻艺术作了一些了解。感到台湾同行效仿秦篆汉印颇有成就,但创新崛奇尚嫌不足。台湾篆刻家对大陆篆刻艺术想必也有一番真知灼见,可惜眼下还无法互相指点。如果海峡两岸的篆刻家能直接交流切磋,对提高中华篆刻艺术水平必定大有益处。我祝愿北岳先生长寿,等待我们抵掌论印的那天到来……”。(附图片)
图为韩天衡为王北岳篆刻的印章“北岳长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