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让“国宝”更好地为民服务——中药材产销形势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0
第5版()
专栏:

让“国宝”更好地为民服务
——中药材产销形势综述
中国药材公司 张惠源
中药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已有几千年用以防治疾病的历史。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温寒三带,蕴藏着丰富的药用动、植、矿物资源。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药物有一千八百九十二种,五十年代编写的《中药大辞典》收载药物达五千七百六十七种。中药材的生产涉及农林牧副渔各部门,门路很多,经济价值较高,是农民勤劳致富的好途径。
经济价值高市场广阔
中药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康复,具有独特的效用,副作用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病及时治疗,注意老年增寿,小儿优生,中药的需要量也相应增长,尤其是对滋补药品的需求更为迫切。现在,中药材的使用已经扩大到轻工、食品等行业,如加有中药的牙膏、化妆品、糕点糖果以及各种保健饮料,很受消费者欢迎。药膳是中药宝库中的珍品,在一些名贵菜肴中,加上某味中药,不但味道鲜美还可增进人体健康。在国际上,有日益重视中药的趋势,国际市场上对中药材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中药材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
近几年农村经济的活跃,带来中药材生产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家种药材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药材的产量增加,原来紧缺的中药材已由一百四十种下降到百种以内。当前,农村调整产业结构,从事中药材生产的专业户大大增加,中药材将有较大发展。
中药临床应用,基本上是多味配方,缺一不可,因而中药材生产也应有合理的品种结构。当前应着重发展紧缺品种,控制余量品种,开发新资源。
重点发展动物药材
在经常不能满足需要的近百个品种中,动物药材更为紧缺,如熊、虎、豹、麝、蛇、蝎、龟、鳖等动物的药用部分。这些动物有的是珍稀品种,严禁猎捕,有的资源减少,需要休养生息。因此变野生为家养是发展药用动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最近,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出现了不少养蝎专业户,饲养技术不断提高,蝎的成活率较高,有的已经提供了商品蝎。阿胶长期以来因驴皮不足而紧缺。山东省宁津县农民,在药材生产部门的帮助下,发展养驴户,使阿胶生产有了原料,又带动了饲料、食品加工业,同时畜力多,粪肥增加,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动物药材经济价值高,供应紧缺,今后应重点发展。
植物药材要控制
余缺提高质量
多年生木本药材杜仲、厚朴、黄柏和槟榔、砂红、巴戟、益智等南药需要量大。大宗野生药材,如川贝母、龙胆、远志等资源减少,质量下降,需要保护资源进行野生变家种。在植物类药材中应把以上品种做为重点。有多年栽培历史的家种药材,在价格放开以后,生产迅速发展。黄连、浙贝、元胡、三七等品种在不长的时间内供应问题可解决。当归、党参、白芍等暂时余量品种,要控制生产并开拓新用途。家种药材的关键在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质量,建设商品生产基地。
开发利用新药源
在已发现的有利用价值的五千多种中草药资源中,有三千多种利用极少或未被开发利用。四川省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地道药材品种多,质量好。据调查,全省三千多种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只在四百种以上。安徽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蕴藏着二千多种药用动植物资源,过去收载的只有八百多种。我国海洋生物和水产资源中可供药用的有几百种,而被利用的仅有百种左右。我国的药用资源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要很好地开发利用,要做大量的工作,使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