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平顶山矿务局八矿违背客观规律搞“试生产演习” “高产日”造成重大事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1
第2版()
专栏:

平顶山矿务局八矿违背客观规律搞“试生产演习”
“高产日”造成重大事故
本报讯 记者李杰报道:1月23日19时,河南平顶山矿务局八矿发生重大事故:主井底堵塞,清煤和排水系统遭到破坏,迫使运煤的提升设备停车,全矿停产。
据了解,八矿这次事故是因为矿领导无视二期工程刚刚投产的现实,违背客观规律,大哄大嗡,搞不切实际的“试生产演习”引起的。这一事故使全矿瘫痪停产九天,少出煤四万八千多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九十八万元,全矿职工少收入三十三万多元。
平顶山矿务局八矿是一个有八千多名职工、年设计能力为三百万吨的大型矿井,其设备是全国煤炭系统一流的。这个矿一期工程于1981年投产,去年产量达到一百一十万吨。二期工程去年12月30日移交使用。今年矿务局给这个矿下达的计划指标是年产原煤一百七十万吨。按照设计要求,该矿五年才能达到年产三百万吨的设计能力。
八矿去年12月欠产三百吨。今年1月,根据四千四百六十七吨的日计划指标,1至14日又欠产煤六千四百九十八吨。为了弥补欠产,实现1月开门红,矿领导无视矿上工人素质差、管理混乱,二期工程刚刚投产,生产尚未走上正常,连维持日计划产量都有困难的客观现实,以暴露生产薄弱环节为由,在缺少科学根据的情况下,盲目把日计划指标由四千四百六十七吨提高到八千吨和一万吨,先后于16日和23日搞了两次大规模“试生产演习”,群众称之为“高产日”。16日这一天,全矿总动员,并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鼓动活动,指标总算侥幸达到了,它使一些矿领导也感到意外。请看17日党委扩大会议记录:一位书记说,原来认为搞八千吨不可能,搞六千吨也费劲。另一位副矿长说:我想最多能出七千五百吨,如能出八千吨就请客,结果我输了三瓶酒。在“胜利”面前,矿党委书记王胜科决定从23日干到25日,再连续三天搞第二次“演习”,目标是八千吨、六千吨、一万吨。
第二次演习于23日一早就拉开了序幕,声势比第一次更大。这一天天下着大雪,机关人员在井上井下的各个队分别把关。在矿井现场,上面是红布横幅和五颜六色的彩带;下面是彩旗迎风招展,标语牌立在井前,奖品由16日价值五十多元的挂钟,换上了二百二十九元一台的金鱼牌洗衣机,醒目地摆放在井前。除燃放鞭炮、十几人敲锣打鼓、矿广播站播送稿件和音乐之外,工会又在现场设了临时广播,随时把宣传干部从井下收集的“好人好事”口播出去。所有这些,加上围观看热闹的群众,有如庙会一般。一位老工人反映:23日的情景,就象1958年那时“放卫星”。19时,正当井口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庆贺“胜利”之际,井下由于主井设备不完善,提煤多、漏煤也多,承受不了翻番指标,致使主井底堵塞,清煤和排水系统遭到破坏,从而迫使运煤的提升设备停车,使全矿处于瘫痪,酿成停产九天没出一吨煤的重大事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