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逼上梁山 天津一机厂大锅改小灶 柳暗花明 扩权到分厂潜力变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2
第2版()
专栏:

逼上梁山 天津一机厂大锅改小灶 柳暗花明 扩权到分厂潜力变活力
本报讯 记者肖荻报道:天津第一机床厂给车间扩权办专业化分厂,大锅改成小灶,使潜力变为活力,经营门路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去年全厂实现利润二百五十万元,比前年增长155%。今年头两个月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7.5%。
办分厂这步棋是逼出来的。1981年机械工业处于“锅底”,为了找饭吃,他们把热处理车间建成独立经营的专业化分厂。这一来,过去只要完成全加工配套任务就万事大吉的热处理分厂,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之下,积极地将多余生产能力转向市场经营,在生产管理和奖金分配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解到班组,使人人关心经济效益,降低消耗。过去敞开用电浪费大,现在计划用电,仅去年就节电七十三万度。由于信誉好,协作用户已增到二百六十多户。改分厂前一年亏损三十万元,建分厂后当年实现利润四万五千元,1983年实现利润三十三万元,去年实现利润四十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一万元,为总厂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三倍。
热处理分厂专业化生产的优越性,使总厂领导认识到办分厂对搞活大企业的好处。去年底又先后建立了设备动力分厂、齿轮机床研究所、齿轮分厂、铸造分厂。各分厂八仙过海,各自摸索多种经营的门路。过去只知花钱修设备的机修、动力车间,利用其精密设备的优势为社会服务,今年到3月中旬已盈利十四万元,为去年全年的四倍。齿轮机床研究所今年除开发五个新产品外,还将返修机床修复,使质量更趋精良,年初收入二十三万多元。
总厂在划小核算单位,积极调动分厂主动性的同时,加强经营战略上的谋划和指导。一是抓内联,使各分厂通过协作都在外地建起卫星厂,既输出技术,又利用集体经济优势,搞粗加工,降低成本,作到互惠互利。二是抓外联,引进先进技术,使厂里生产有了后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