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哲学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广东部分青年哲学工作者座谈哲学研究的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2
第5版()
专栏:

哲学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广东部分青年哲学工作者座谈哲学研究的改革
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与《羊城晚报》、《学术研究》、《开拓者》编辑部联合邀请部分青年哲学工作者,围绕哲学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座谈讨论哲学研究的改革问题。
参加会议的同志认为,改革不仅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也是世界性的潮流,它与蓬勃发展的技术革命一起,给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巨大的活力。这就给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哲学研究不应甘做黄昏才起飞的猫头鹰,而应该做清晨报晓的雄鸡,发时代之先声。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成为我国改革运动的指导,从总体上反映和把握改革运动的进程,对改革的总目标和前途进行哲学的分析,勾勒出它的基本特征和前景。
许多同志认为,当前我国的哲学和哲学研究与这种新情况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哲学内容老化,体系僵化,不能追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在广阔的领域和较深的层次上揭示其运动规律;二是研究方法机械、片面,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背离哲学探索未知的本质和职能,搞教条式、标签式的考据注释,把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保守的哲学;三是学术研究缺乏自由探索的精神环境,混淆政治与学术的界限,压抑不同学派和不同观点,还没有真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四是与国外进行哲学社会科学交流的渠道还很不畅通,哲学研究仍然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视野狭窄、思想不开放;五是不少哲学工作者在实践上缺乏感性经验,在知识上缺乏对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了解,知识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创造力不强。只有充分认识和根本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我们的哲学才能繁荣和发展,实现自己在改革中的职能和使命。
与会的同志认为,哲学在改革中的职能和作用应是多方面的。第一、哲学研究要面向改革中的新问题,对各种新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抽象出新的原理,作出新的回答,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注入新的血液。第二、要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新方法,消化和吸收各门新学科提供的思想资料,用现代科学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把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使之与决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要指导社会新观念的建立。社会生活的观念更新,是四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哲学应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人们从现代科学发展和世界文明一体化的高度,看待中国传统文明的利弊,在批判封建观念和抵制资本主义文化的腐朽方面的同时,促进思想文化层次上的开放与信息交流,建立和发展有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观念。第四、要对改革过程的经验和规律做出新的概括。四化建设和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的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都要从哲学上加以总结和概括,才能指导我们不断认识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在改革中获得自由。
有的同志提出,哲学的普及是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哲学工作者必须迈开双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实践的要求,写出有新的观点、新的表述、新的语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哲学论著。为了适应四化的需要,应把哲学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实用范围,增强哲学普及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生命力。大家认为,我们这一代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生逢改革盛世,与改革的未来息息相关,树立创新的勇气,投身改革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
(钟阳胜 杨建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