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不抓科研金变土 抓了科研土变金 金川公司依靠科技进步七年净增利润三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3
第1版()
专栏:

不抓科研金变土 抓了科研土变金
金川公司依靠科技进步七年净增利润三亿元
本报兰州电 记者张述圣报道: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取得重大经济效益。从1978年到1984年的七年间,用于生产的科技成果已净增利润三亿元,占同期实现利润七亿六千八百一十一万元的40.16%。
金川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镍为主,同时列产铜、钴、铂、钯、黄金、白银、锇、铱、钌、铑等十四种产品的采、选、冶联合企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
金川公司1978年以前,生产很不景气。虽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因技术落后,生产长期上不去,一直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值和利润急剧下降,面临亏损的局面。人们说,那时是不抓科研金变土。
1978年,国家把金川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后,金川公司先后邀请全国四十多个科研、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同公司的科技人员一起,针对生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科研课题,开展联合攻关。这种科技协作,突破了地区、行业和专业之间的界限,使分散的、局部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全局与整体的优势,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先后开展了二百五十九个专题研究,有四十七项科研成果用于生产,克服了生产中的难关,为金川公司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1978年以来,仅由于选冶回收率提高,就多收回镍八千五百七十七吨,价值一亿五千六百九十二元。
在主要技术难题解决之后,金川公司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大矿大开”、“有水快流”的指示精神,确定了“三年三大步,提前十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即:1983年年产镍一万吨,1984年产镍一万五千吨,1985年产镍两万吨,1990年达到产镍四万吨。如今,金川公司已经两年迈了两大步,继1983年产镍突破万吨大关后,去年又提前十五天产镍一万五千吨。
镍都广大职工说,抓了科研土变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