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绥宁县对非统配材出境放宽政策 过去困山材一年损失近百万元,去年收入一千多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3
第2版()
专栏:

绥宁县对非统配材出境放宽政策
过去困山材一年损失近百万元,去年收入一千多万元
本报讯 通讯员张吉人、邓少珍、刘新华报道:湖南省绥宁县对困山材、枯立木等非统配木材的出境放宽政策,一些长期困在山上的枯立木、雪压木得到了利用。废物变宝,为山区农民增加了财富。仅非统配材一项,1984年收入一千多万元。
绥宁县森林资源丰富,每年除向国家提供十多万立方米统配材外,还有一万多立方米因虫灾、雪压或自然枯死而形成的困山材。过去,这些雪压材、困山材在山上白白地烂掉。全县仅此一项每年减少收入近百万元。
去年9月,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对非统配材管理作了新的规定:将原林业部门独家经营的非统配材下放到各乡镇直接经营,对这些非统配材的出境,原则上不加限制;乡镇集体和个人可以利用枯立木、困山材等非统配材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出售。为了加强木材管理,由县林业部门抽调林政员到各乡帮助搞好采伐一本账。除国家统配以外,非统配材的出境,林业部门不再卡指标。并由乡镇自己办理出境证;需要出县、地区或省则由县林业部门转办出境证。
政策放宽后,全县建立起二十八个乡镇林业服务公司、六十八个非统配材木制品加工厂。这些乡镇林业服务公司已与广东、江苏等许多省市签订了木制品加工或销售合同。使多年来困在深山老林中的废木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去年,全县除完成十多万立方米统配材任务外,还变废为宝利用困山材三万多立方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