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为实现本世纪末全国水产品产量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4
第1版()
专栏:

为实现本世纪末全国水产品产量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象重视耕田一样重视水域的开发利用,抓住有利时机,解放思想,加强领导,努力工作
本报讯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3月11日发出了《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抓住有利时机,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强领导,努力工作,迅速打开水产业的新局面,如期实现到本世纪末全国水产品产量翻两番、产值翻两番多的奋斗目标。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说:近几年来,水产系统贯彻落实有关经济政策,各项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一些城市的水产品供应有了改善。但是,水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大中城市吃鱼难的问题仍很突出。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视野不开阔,对全面开发国土资源、充分利用水域、加速发展水产业重视不够;水产行业的经济管理体制统得过死,环节过多;水产品购销政策没有放开,流通不活,限制了生产,加剧了供求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速发展水产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指示,摘要如下。
一、端正水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方针、任务。我国农村经济已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农业要有新的开拓,发展水产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象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水域的开发利用,把加速发展水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粮食转化的一个战略措施来部署。
发展水产业,就全国范围来说,应当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坚持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产供销、渔工商、内外贸综合经营,加快速度,提高质量,讲求效益。力争到本世纪末全国水产品产量翻两番,产值翻两番多,人均占有量从现在的十斤提高到三十斤,相当于现在的世界平均水平。当前要集中力量,用三、五年时间,分期分批解决大中城市吃鱼难的问题。
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我国发展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条件优越,沿海可以养殖的浅海滩涂有80%以上尚未开发;内陆可以养殖的水面也有近一半没有利用,已经利用的单产高低悬殊;还有大量稻田可以养鱼,大量的低洼滩地可供改造,潜力极大。水产业确是一项大有希望、大有前途、大有可为的事业。
发展水产养殖业要依靠群众,发展专业户、联合体。要运用政策的威力,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水面都充分利用起来,把传统的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加速向多品种、优质高产、现代化方向发展。争取到本世纪末,水产养殖产品的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由现在的三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以上。
要积极发展城郊养鱼。每一个城市都要象抓肉、禽、蛋、奶和蔬菜那样抓鱼。首先把城郊现有水面充分利用起来,水面少的可与水面多的地方联营。城市近郊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调整农业结构,还可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土地挖塘养鱼,逐步实现就近生产、就近供应,提高城市水产品的自给水平。
在继续提高中小水面养殖水平的同时,要重视大水面的开发利用。凡能划界的要划界,明确水域使用权,落实经营权;划界有困难或有争议的,应由上一级政府组织有关各方联合开发,合理分配收益,不得因有争议而长期丢荒、闲置。
过去围湖造田占用的水面,凡不适于种植的要退耕还渔。今后兴修农田水利、垦殖低洼滩地、改造盐碱地,应本着综合开发、相互促进的原则,农牧渔一并规划,建设综合性商品基地。
农村发展养鱼要注意因地制宜。不适宜种粮的低洼地、冷浸田等,可用于发展养鱼,以利提高经济效益;对于那些气候、水源等条件不宜养鱼,而宜于种粮的地方,则不要盲目挖塘养鱼,以免造成损失。
发展水产养殖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优良苗种、优质饲料和技术服务。要把苗种、饲料的价格放开,提倡多种形式经营。
三、正确部署捕捞生产。我国海岸线漫长,渔业资源丰富。过去在利用上偏重捕捞,致使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遭到破坏,在这方面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今后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保护、增殖、开发相结合,对不同品种、不同海域、不同作业,要区别对待,综合治理。
对沿岸、近海的渔业资源,既要认真保护,又要合理利用,还应采取人工放流苗种、建造鱼礁等措施改造渔场环境,增殖资源。要积极开发外海、远洋的渔业资源,采取优惠政策和切实措施,组织有条件的渔船向外海推进;同时放眼世界,发展远洋渔业。
四、继续完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水产养殖的责任制,原则上可以参照种植业的做法,能够包到户的都要包到户;面积较大的,可以联户承包,也可以一户牵头承包、邀伙经营或按国家有关规定请帮工、带学徒经营。水面、滩涂、低洼地多的,只要承包者有力经营,承包面积可以不限,有的还可向外县、外省开放。要鼓励地区间、不同行业间、不同所有制间的联合开发。提倡集资、集劳合股经营,按股分红。承包期要因地制宜,开发荒水荒滩的,可以承包三十年以上。承包指标可以协商确定,也可以投标确定。
捕捞生产的责任制,可以大包干到船(作业单位),也可以把船网工具折价归船上渔民所有。
为适应捕捞生产多数实行以船经营的新情况,要抓紧渔区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可以港口为依托,以经济联合为纽带,由生产、流通、金融等单位互相配合,办好后勤服务企业和社会保险事业,切实为各独立核算的作业单位提供产前产后服务。
五、搞好水产品保鲜加工。水产保鲜加工是提高质量、增加产值、活跃市场的关键,要把它提高到和发展生产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要逐步改变市场上单纯供应原料鱼的现状,努力做到既有鲜活的鱼虾,又有方便食用的加工品,并使各种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在工作部署上,必须注重第一线的保鲜、产地加工和城市销售环节的保鲜。国家要投资建设一批较大规模的冷库、加工厂,同时要鼓励群众集资兴办中小型冷库、工场,发展加工专业户,鼓励个人或联户购置冷藏车船。以适应发展商品生产、改善市场供应的需要。
六、调整水产品购销政策。水产品全部划为三类产品,一律不派购,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对国营水产生产企业的产品,可以继续实行包干上调,也可以全部放开。
城市的水产品供应,主要靠开放市场,议购议销。作为过渡措施,对京、津、沪三大城市和必不可少的特需,仍供应一定数量的牌价鱼。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条件自定。但所需货源,除了国营企业包干上调之外,一律用经济办法,按平等互利的原则同生产者交换。
水产品放开之后,要改革流通体制,打开流通渠道,减少中间环节,鼓励产销直接见面,放手让国营商业、合作商业和有证商贩参与市场竞争和调节。渔民可以就地生产、就近销售,也可以长途运销,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在鱼价过高或过低的时候,国营商业要积极通过投放或收购的办法,沟通供销,稳定市场,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
要根据水产品易腐的特点,从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统筹安排国内外市场出发,改革水产品进出口管理体制,放宽出口水产品的批准权限,允许产地对外经营。在经贸部门归口管理的前提下,实行渔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口结合。
七、改革国营水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要贯彻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把国营水产企业办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各类企业的设置、隶属关系和经营体制,都要根据水产行业的特点进行改革。海洋捕捞企业要按照渔场、资源状况设置,国家除了组织兴办远洋渔业、办好少数骨干企业之外,其他主要由地方兴办。养殖企业一般应由集体办,大型的可由市、县办。供销企业要打破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置的模式,改按经济区域或产品集散地调整、设置。企业管理机构要精干,管理人员要减少。企业要发展横向联合,有的要向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经营的方向发展,有的小型国营企业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的要改成经营苗种、饲料、产品加工或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没有一定产量、产值规模的地方,就不要办国营企业。
各类水产企业都要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可以不受原来分工的限制,发挥各自的优势,拓宽经济活动领域。养殖、捕捞、加工、收购、销售、出口以及对外提供产前产后服务,都可以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八、加强水产科技教育工作。要根据水产业的特点,改革水产科研管理体制,加强薄弱环节。要用经济的办法,促使开发应用性的科研课题向推广、应用延伸,使科研和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要重视人才、技术的引进工作,加速水产行业的技术改造。
要做好水产技术的推广工作,鼓励技术承包,促进技术服务商品化、社会化。提倡技术先进地区组建技术服务组织,开展跨地区的技术服务活动,把高产地区的经验,向中、低产地区推广,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要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去。对常年坚持在海上、海岛或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工作的,可给予岗位津贴。
要高度重视智力开发工作,办好各种类型的水产院校,重点发展水产专科、中专学校,合理设置水产专业,改革培养出海人员专业的学制和招生、分配办法。各地要根据需要,分别在农业技术学校中附设水产专业班,普通中学中开办水产职业班或把一部分普通中学改为渔业中学。各类水产学校都要面向社会,包括为水产专业户培训人才。并鼓励科技人员和群众中的生产技术能手开办技术培训班,招收自费学员。
九、广辟资金来源,学会新的理财之道。由于放宽政策、搞活经济,国营企业、合作经济和生产者个人,都有了较大的机动财力。发展生产所需资金,应当着眼于依靠群众,依靠地方,依靠现有企业,自力更生地筹措解决。同时,要提高经营能力,积极利用各种外资和信贷。
水产品取消派购之后,对渔民也要按照合理负担、取之于渔用之于渔的原则和有利于调节生产、合理利用资源的要求,对渔港建设、资源保护增殖基金的征收标准和使用办法,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制定。
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水产工作的领导。要结合整党和机构改革,因地制宜地配备精干的领导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并及时督促检查,贯彻落实。
各级水产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放开、搞活”的精神,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水产行业的改革,加强市场、效益、信息、服务观念,着重运用经济办法进行宏观指导,组织和发展商品生产。要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用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要研究如何办好开放城市和特区的渔业,利用这些窗口,引进人才、资金、技术、设备,加快渔业建设。
在“放开、搞活”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渔业法规,做好渔政管理工作。渔政工作也要贯彻改革精神,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认真执行各项规定,防止破坏资源,维护生产秩序,保障生产者的利益和安全。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最后说:加速发展水产业是关系到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城乡经济、促进内外贸易发展的一件大事。现在,市场消费迫切需要水产品,渔民农民强烈要求发展水产生产,自然资源又有巨大潜力,只要我们抓住有利时机,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强领导,努力工作,水产业的新局面就能够迅速打开,奋斗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