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世上事无十全十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4
第1版()
专栏:每周论坛

世上事无十全十美
罗荣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是对于物与人都不能求全责备。其实,在知人识物之外,倘要论事,还应该加一句:“事无全美”——世界上的事情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列子》里有一段话:“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如果要求我们订计划、办事情,样样天衣无缝,完美无缺,那就只能人人束手,坐等全能的上帝来干了。
就拿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来说吧,党中央已经制定了蓝图,其方向与方针的正确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取得的成绩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要实现这一蓝图,需要采取许多措施,具体到某一项改革措施,就很难有万全之策。譬如对外开放,比起闭关自守来显然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但门一开,经济与技术进进出出,资产阶级腐朽文化也难免跟一点进来。又如扩大企业自主权,是搞活企业的必由之路,但个别企业若乱用“自主权”,也要增加一点麻烦的。再如人才流动,总比死水一潭强,但一时也会出现少数新企业用高薪拉走老基地的人才、以致影响老基地正常工作的不正常现象。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再好的东西,也会有它的副作用。一事当前,要先看到它的两面,权衡利弊。常言道:“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利少弊多的,坚决改革;利弊参半的,斟酌扬弃;利多弊少的,就可以着手干。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扩大企业自主权、人才流动等都是对祖国富强、人民富裕有大利的改革措施。因一些具体工作一时没能跟上,出现一些消极现象,不能掉以轻心;但克服消极的东西,为的是更好地推进改革。因此,一定要划清界限,分析原因,正确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处理,防止刮风、起哄。既不能因大利而忽视小弊,更不能因小弊而放弃大利。正确的方针,应当是在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去弊存利,使弊越来越少,利越来越多,而渐臻佳境。当然,到了那时,又会有新的利弊摆在我们面前,如果天下尽是美事,没有弊端了,那还要我们共产党人、革命者干什么呢?
全党全国人民满怀远大理想,拥护改革。但也有人被眼前某些困难和问题遮住了目光。最近听到一些议论,说有人对于改革的信心比去年第四季度时下降了,原因是没有想到改革中还会发生那么些问题。我以为其毛病就出在“没有想到”上。有的同志只从一个美好的愿望出发去看改革,以为既然是改革,就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只要一改革,一切贫穷落后、多年积弊、缺点失误、伤风感冒,都会在一夜之间除旧更新、脱胎换骨,眼前立即是一片“发达”“富裕”的新天地。
事实上,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正在限期解决。对改革要精心地进行指导,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中国的改革,是一项空前伟大的社会实验,前途肯定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倘要求改革的道路笔直又笔直,每项措施都十全十美,是苛求。因为某项改革措施一时有点副作用,而担心发展下去,会造成危害,用心是好的,但就此大惊小怪,惶惶不可终日,看不清大好的经济形势,失去当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时机,则未免眼光近视。只有坚定不移,锐意进取,兴利除弊,才能一步步地夺取改革的胜利,实现党中央指明的奋斗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