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追怀内山嘉吉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4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追怀内山嘉吉先生
刘德有
岁月的流逝,常常会抹去人们许许多多记忆。但有一幅情景却使我永生难忘:1983年9月28日上午,王震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一位日本老人。当王老知道这位日本客人已八十二岁高龄时,风趣地说:“你是老大哥啦!”,转而又郑重地建议:“我们老一代也要多来往,把友谊传给后代。”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就是鲁迅的挚友内山完造的胞弟内山嘉吉先生。
我第一次认识嘉吉先生是1956年6月。那一年,他参加日本出版代表团来中国访问,我作为译员有机会全程陪同,而且一直把他送到深圳的桥头。后来,从六十年代中期到1978年我在日本做记者,常去东京的内山书店购书、求教,见到嘉吉先生的机会也就更多了。有时,嘉吉先生还带着松藻夫人到中国记者办事处叙谈。
嘉吉先生是东京内山书店的创建人。我刚到东京时,内山书店还座落在神田一条僻静的街道上。它门面不大,确切一点说,是一间住家兼店面的铺子。店里的布置保留着三十年代上海内山书店的一些特点:特辟一块不大的地方,设了茶座,作为留顾客叙谈之所。我在那里就曾多次品尝过嘉吉先生亲自沏的日本名茶“玉露”。谈到内山书店,嘉吉先生说,我本来就不是一个买卖人,而是一个美术教员,1935年因学校闹风潮被解雇。当时,内山完造正好在东京,建议我在东京开设一家专卖中国近代书籍的书店,以便向日本知识界介绍中国的新文化。我虽然从未做过生意,但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我觉得书店是“并非商店的商店”。
东京的内山书店搬到现在的神田“铃兰大街”,是在1968年以后的事了。我每到东京内山书店,总有一个感觉:它是一家书店,但又不完全是书店。它是帮助日本人了解中国情况的一座桥梁,又仿佛是一座中国问题的小小“图书馆”。如果说上海的内山书店曾在沟通和维护两国文化界的交往上,在传播进步思想方面做过有益的工作,那么东京的内山书店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介绍新中国的情况,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做了可贵的贡献。
嘉吉先生一生酷爱木刻。他非常珍惜跟鲁迅的一段交往。鲁迅先生曾请他给中国青年讲授木刻,并亲自担任翻译,他终生引以为荣。他每次来中国几乎都要会见当年参加过木刻讲习班而后来成为著名木刻艺术家的学员们,并感到这是他最大的幸福。1983年内山书店创办图书目录期刊《邬其山》,嘉吉先生以《中国木版画备忘》为题,每期在上面著一短文,以火一般的激情回忆三十年代的往事。
1981年,嘉吉先生热切地表示要到中国来访问。我知道,1981年对于嘉吉先生是多么的重要。因为这一年是鲁迅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五十周年,也是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嘉吉先生当时身体欠安,患前列腺肥大症,并动了手术。刚出院,他就带着松藻夫人和大儿子晓、三儿子篱以及完造夫人真野等人专程到中国访问。他在北京出席了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会见了版画界的老朋友。在上海还出席了内山书店旧址石碑的揭幕式。
嘉吉先生把来到中国看作是“回到第二故乡”。我看他来到中国,人显得更年轻了。他在北京的一次欢迎宴会上,以惊人的记忆力回忆着同中国朋友相处的那些美好时刻。他说,“往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我记忆犹新。我现在能想起何时,何地,曾去过哪里,同谁谈过什么话。”说罢,他把当晚出席宴会的老朋友跟他相识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我想,嘉吉先生能把往事的细节记得那样清楚,说明他是多么珍视同中国人民的情谊啊!
嘉吉先生对中国人民确实怀着极为深厚的友情,他对中日关系和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他在同王震同志会见时说,“我希望日本能同中国保持长期的和平友好关系,希望两国互相帮助。我认为日中两国才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他还说,“我们两国要紧紧携起手来前进。这是我们的责任。”
嘉吉先生晚年到中国来,总是拄着一根手杖。这根手杖原来是内山完造先生的。嘉吉说,我带着它来,就等于我哥哥也来中国了。1981和1983年两次访华,他都带着儿子来。老人的心愿,是要把内山一家同中国建立的友好关系持续地发展下去。
去年12月,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庆祝成立三十五年时,内山篱代表他父母专程来北京祝贺。那一次在北京我见到内山篱,他告诉我他父亲身体不好,正在住院。内山篱还与我约定,到桂林参观后再回北京叙谈。但他在桂林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直接返回了日本。他从日本给我来过一封信,介绍嘉吉先生的病情,说“肺炎虽已消除,但身体衰弱,现在切开气管,以助呼吸,与此同时,注入营养剂,增加体力。看来,父亲的病情暂时脱离了危险期,但尚不容预断。只要不再复发肺炎,可能会逐步好转”。我读了这封信,默默地祝愿嘉吉先生早日康复。万万没有想到,12月31日传来了前一天中午嘉吉先生长逝的噩耗,使人悲悼不已。嘉吉先生的逝世,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知交。
世上有许多事是不容假设的。但我曾想,哪怕嘉吉先生能再坚持一年该有多好啊!因为今年1月11日是他的兄长内山完造诞生一百周年,今秋又是嘉吉先生创办的东京内山书店开业五十周年。听说,内山一家还筹划举行纪念活动。嘉吉先生未能等到那个时候就离去,这对于他不能不是莫大的憾事。但他在九泉之下可以含笑和感到慰安的是,他毕生所尽力的中日友好事业,已有越来越多的后来人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来,并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