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藤梯下的村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4
第7版()
专栏:世界一角

藤梯下的村庄
廖先旺
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有一小镇,叫莱卢马佩泰尔。小镇附近有座“无名”村庄。村庄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就靠悬崖上的一把藤梯,于是,有人便称它为“藤梯下的村庄”。
为了探寻这“世外桃源”,我们从六十公里外的拉贝市乘车出发。汽车在一条新开的简陋公路上西行。窗外如诗似画的风光,使我们忘却了旅途的艰辛。满目青翠的崇山峻岭,流水淙淙的河川溪涧,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自然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前面那莽莽苍苍的丛林,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过了莱卢马佩泰尔不久,没有车路了,只好步行。然而,连步行的路也没有。向导只是在很久以前来过一次,此刻只隐约记得方位了。摸索半天,才在草丛中找到一条似曾有人走过的痕迹。我们于是顺路走过去。
“到了,到了!”向导说着带我们登上一个高处。
啊!真是大自然的神手!不知什么年代,神手的指头在这儿象按手印一样揿了一下,于是,在这高原之巅,开出偌大一个开阔的椭圆形盆地。神手将盆地划出一道刀削斧劈一般的齐刷刷的周沿,上接蔚蓝的天际,可真是“猿猱欲度愁攀援”的绝壁呀,而在中间却留着一溜平川。然后,神手又将各种奇树异草、果木繁花点缀在平川上。还嫌不够,又让这平川里幻化出那如缕如纱的氤氲之气,在整个盆地中袅袅蒸腾。
我,醉了,全醉了。
“你们看!”啊,这天堂人间的区别感,就从向导这句话诱发了。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盆地中央一片翠绿的桔树林中,几幢圆形草屋,有牛羊穿行其间,若隐若现。这儿住着人家?我不由地想到,大自然为人类造出这么好一块地,却断绝了所有对外的通道,慷慨乎?吝啬乎?真难说。这些人如何生活的呢?向导很懂得我们的心思,转身把我们带到旁边一个长满灌木的地方。
真险哟!脚下的悬崖有一道三四米宽的大裂罅,足有几十米深,不见天日。裂罅的里边,一根根粗大的青藤自下而上贴着,青藤之上每隔一步左右又横系着细藤,两边高矗的岩壁上,泉水不停地滴沥在青藤上,这便是“藤梯”。藤梯分两段,中间正好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岩石平台,就象楼房楼梯拐弯处一样。我们顺梯下去了,每一步正好踩在横系着的藤条上面,感觉十分方便。奇怪的是,一上梯子,反倒没有什么可怕的了,身子离岩壁很近,有一种“天塌下来地接着”的安全感。听向导介绍,不知什么时候,这儿便有了藤梯;也不知什么时候,这儿又有了人家。他们雨季来临时播种,旱季收获。每年十月底,村前村后的庄稼地里,福里奥稻金黄一片,玉米棒子上“镶”满珍珠般的玉米粒儿。桔子树上硕果累累,分外诱人。那辛勤耕耘一年的村民们,此时会敲起达姆鼓,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地庆祝丰收的到来。每当莱卢马佩泰尔小镇赶集日,妇女们身背着婴儿、头顶着农产品,步行十几公里去交换油盐布匹之类。每次来回必经此地,每周如此。藤梯巧借了岩石缝中生长的青藤,所以天长日久会自动更新加固。我们听着,听着,这简朴的讲述激起我们心中的赞美之情。
赞美改造大自然的人们吧!
记得马克思曾说过:“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此时,我们不也可以说,正是这与世隔绝的恶劣自然环境,使勤劳人民的智慧闪射出光芒,创造出这堪称一绝的藤梯吗?(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