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贵州二十万农民办矿效益显著 一批以开矿为主的“工业村”正在各地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5
第2版()
专栏:

贵州二十万农民办矿效益显著
一批以开矿为主的“工业村”正在各地兴起
据新华社贵阳3月24日电 (记者龙文彬、通讯员黄兴义)贵州省放手让农民开矿致富。1984年,全省有二十万农民从“地面耕作”转向“地下开采”。一批以开矿为主的“工业村”正在贵州各地兴起。
贵州省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磷、铝、锰、汞、重晶石等矿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可是,过去由于实行国家单一办矿,许多地方的农民长期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1984年,贵州省根据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时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实行“有水快流”,从开采、加工到运输,采取大、中、小并举,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大力扶持农民发展采矿业,从资金、设备、产销等各方面为办矿的农民提供服务,促进农村采矿业的发展。
据统计,1984年,贵州省农村独户、联户和集体开办的各种矿井达一万二千多个,产值达三亿五千多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8.2%。1984年,全省农村和农民办的这些小矿共生产原煤一千二百六十五万多吨,生产焦炭一百零八万多吨,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62%和70%;生产磷、铁硫、铁等矿产品一百三十二万吨;另外还生产出不少重晶石、铝钒土、锰矿石、硅石等,其中有十一种矿产品列入省计划的主要产品,为支援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