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8
第5版()
专栏:

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业
陈力为
计算机工业作为一个高技术产业,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特别要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发展,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服务。
以美国为例,1981年计算机工业的销售总额为四百七十六点二六亿美元,其中制造业为二百五十五点二五亿美元,占53.6%;计算机服务业为二百二十一点零一亿美元,占46.4%。计算机工业的就业人数为七十四万五千人,其中制造业为三十三万五千人,占45%,服务业为四十一万人,占55%,计算机服务业比重与计算机制造业的比重大略相等,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服务业的比重将大大超过制造业。
根据我国国情,计算机服务业甚至要优先于计算机制造业。例如,一个计算机系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这个工程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应用软件的编写和工程完工后的维修、服务等工作,都属于计算机服务的范畴。计算机的大大小小的新用户不断涌现,若没有计算机服务业的支持,上述一系列的服务性工作是难以完成的。近几年来,微型机的拥有量猛增,其功能越来越强,若缺少服务业的支持,这些微型机将无法发挥作用。
发展计算机服务业,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脑力密集的行业。我国人才资源丰富,发展计算机服务业蕴藏着极大的潜在优势。
目前,计算机服务业已逐渐受到重视和加强。各地的计算机服务公司、软件公司以及各种系统集成公司或工厂都相继建立。一些过去从事制造业的单位和人员,开始承担一些服务性工作。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属于计算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约二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太小了。
我国的计算机服务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认识问题。人们习惯于“见物不见人”。制造业是物化劳动,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被人们理解。而服务业是非物化劳动(劳务),容易被人们忽视。殊不知,没有服务业的支持,制造业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服务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脱离制造业而独立发展,而制造业若离开服务业则寸步难行。我们常说,计算机工业的渗透性很强,这意味着新用户每日每时都在增加,应用推广的领域不断扩大,各行各业最终都要使用计算机。若没有计算机服务业,计算机将无法进入新的领域,计算机工业将失去它的渗透性,无法通过服务业从用户那里获得信息反馈,确定产品开发的方向。因此,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信息源。服务业的劳务和产品可以弥补制造业产品的某些不足,使它更适于用户的特定需要,并可适当延长制造业产品的寿命周期,提高它的容忍度。因此,愈想发展计算机制造业,就愈要发展计算机服务业。
计算机服务业向用户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主要靠脑力劳动,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技术人员。因此,智力开发将是发展服务业的制约因素。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多种层次的人才。
服务业的规模大多数以小型为主,三、五人也可以开业。人数少,容易管理,适应性强,灵活性大,风险小,全民、集体和个人可以一齐上。
服务业必须尽量与用户接近,过分集中则不利于工作。各地区和城市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
属于专业服务、软件产品以及系统集成的服务业,其业务方向应该专业化。因为他们必须熟悉用户的业务,而熟悉多种不同业务是十分困难的,只有专业化才可胜任。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厂应加强服务部门的力量,也可转向服务业。各部门、各地区的大专院校、研究所,应打破行业界限,凡有条件的,都应开展计算机服务性工作。
国家应制订扶持和鼓励政策,例如,在投资、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以优惠,促进计算机服务业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