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黄河水质受污染日趋严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28
第7版()
专栏:紧急呼吁

黄河水质受污染日趋严重
黄河的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特别是黄河干流的上游(兰州至包头段)和一些重要支流(如湟水、汾河、渭河、伊洛河、大汶河)的不少河段,污染更加严重。全水系接纳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每天达五百万吨,年接纳污水总量达十八点二五亿吨,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3.3%,而且还在急剧增加。1980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水质调查评价成果表明,在黄河干支流河道中,受有机综合污染(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氨氮三项)达到三至五级(一级为水质良好,二级为轻污染,三级为较重污染,四级为重污染,五级为严重污染)的河段有六十二个,总长两千公里;受“五毒”(酚、氰、砷、汞、铬)综合污染达到三至五级的河段有六十个,总长三千四百七十二公里。
黄河流域的重要城镇,大多分布在支流的沿河地带。人们用水取之于河,废水排之于河,因此出现了各种异常反应和病变。位于伊洛河入黄口的巩县神北大队,十一眼饮水井酚和六价铬的超标率分别为100%和81.8%,最高超标五点八倍和二十五倍。现在,群众吃水问题已由河南省政府予以解决。利用污染严重的水灌溉农田,已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产。河南境内的洛河鲂鱼和伊河鲤鱼,历史上曾有“伊鲤洛鲂贵似牛羊”的美称,现在这里的鱼已基本绝迹。黄河干流上、中、下游十一个河段的鱼类测定资料表明,汞、酚、砷、镉、铅、铜、铬、六六六等毒物在鱼体中均有残留,其中汞、酚、砷、铅的残留量已接近或超过食用卫生标准。
因此,吁请有关方面予以重视,尽快解决黄河水质受污染的问题。
中国环境报 赵新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